-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45年二战结束阶段特...教材课程.ppt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历史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45年二战结束 阶段特征: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时期 物质文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苏俄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政治文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处于武装对峙与竞争共处状态。十月革命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后,德、日、意建立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二战中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精神文明: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现代主义取代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突出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两个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最终爆发二战 通史概览 一战后的世界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时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 阶段特征:是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期 物质文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73年石油危机后,资本主义进入“滞胀”时期。为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分别进行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中国经历曲折之后,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出现 政治文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长期争霸,直至苏联解体。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精神文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信息技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影视艺术日新月异 国际关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阶段特征: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和全球化、区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这一趋势的根本推动力。地区性冲突加剧,局部战争不断。争取世界和平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 物质文明: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政治文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精神文明: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 国际关系: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不断威胁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第1讲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1.把握两条主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2.做好三个比较: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三者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3.突出四个重点: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及其改革。 4.形成一个认识:经济发展的模式具有多样性,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最好的。 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③金融因素:股票投机等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 (2)影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对点突破1】 (2013·广东广州二模)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 )。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就业率大为降低,故出现希望女性从事家庭事务以腾出工作岗位的思潮,故选B项。 答案 B (2013·北京文综,23)(2012·江苏单科,23)(2012·广东文综,21)(2011·江苏单科,15) 命题角度2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 整顿银行;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知识链接】 【对点突破2】 (2013·广州海珠区测试)1937 年5 月24 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艺流程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湖南专用).pdf VIP
- 工艺流程题 期末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 VIP
- 高职英语写作-PPT课件(全).pptx
- ZCC12800吊车技术规格书.pdf
- 202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docx VIP
- 心脏猝死与心脏骤停急救.ppt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抛体运动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pptx VIP
- 2024年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数学4月模拟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部分图表—博弈论教程-王则柯.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