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建筑结构(中国地质大学孙金山)4-2教程文件.ppt
3 隧道总体设计 3.1 隧道选址 3.2 隧道的几何设计 3.3 衬砌内轮廓线及几何尺寸拟定 3.1 隧道选址 1、公路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必须与公路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交通量、公路等级等) 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穿越; 沿河傍山隧道,其位置宜向山侧内移,避免一侧洞壁过薄产生偏压; 选择隧道位置时,应注意洞口位置和有关工程的处理,一般宜采取“早进洞,晚出洞”原则(多暗挖,少明挖,在岩体内施工原则)。 2、隧道方案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当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条件,一般而言是隧道方案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还有工程的难易程度、经济、工期要求,甚至还有政治、经济、军事与地区发展都有关。根据隧道轴线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 (1) 坡面正交型; (2) 坡面斜交型; (3) 坡面平行型; (4) 尾部进入型; (5) 深入谷地型。 3、越岭隧道的选址 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为主要依据。 (1)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 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 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较短; ※ 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2)越岭隧道标高的选择(在山体中何位置) ※尽可能把隧道埋于较好的地层中; ※ 洞口位置处于较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处,便于施工场地的布设; ※ 寒冷地区,隧道宜设在多年冻土上限和多年积雪线标高以下,以保持施工和运营安全; ※ 隧道条件应考虑施工期限和施工技术条件; ※ 考虑远景规划,在不多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宜尽可能的把标高降低一些。 越岭方案的选择以选择越岭垭口为重点,从而解决越岭垭口、隧道高程和两侧展线这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4、傍山隧道选址 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修建傍山隧道。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 (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傍山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 t(m) 围岩类别 最小覆盖层厚度(m) 单线 双线 Ⅳ 4~6 7~9 Ⅲ 7~10 10~15 Ⅱ 11~20 16~30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所示。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所示。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河岸受冲刷对洞身位置影响示意图 道路对洞身稳定的影响示意图 (3)、泥石流 隧道通过泥石流地段时,应结合地质情况考虑泥石流沟的改道和最大下切深度,确保洞口和洞身的安全。隧道洞顶距基岩面或最大下切面要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如图 (b)乙的位置,隧道洞口应避开泥石流沟及泥石流可能扩展的范围。有困难时,可修建一段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隧道通过泥石流时的位置选择示意图 6、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安全。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处,如图中的B线。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见图)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3—5m处,见图 沟谷附近洞口平面位置示意图 贴壁进洞时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陡壁下接长明洞纵断面示意图 缓坡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这时洞口位置选择余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见图)。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见图(a)。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门,见图(b)。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不小于450),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线方向的开挖高度。 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各级各类护士岗位职责教材课程.ppt
- 合同商务谈判PPT教材课程.ppt
- 合同法概述教学教材.ppt
- 合并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术前评估教材课程.ppt
- 合成调香类食品添加剂教材课程.pptx
- 合理规避特种设备责任风险探讨教程文件.ppt
-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宣传资料演示教学.pptx
- 合肥银泰调研报告知识讲稿.ppt
- 合肥餐饮调研162548185演示教学.ppt
- 吉兆宁-原发性肝癌的化疗现状及进展教程文件.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