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 12月18日,艺术大师黄永玉捐献给联合国的巨型画作《世界和平》在北京联合国大楼揭幕。这是继毕加索创作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之后又一幅倡导世界和平的传世之作。《世界和平》约2米宽、3米长,描绘了飞鹤盘旋于荷花之上,并附文:“世界不漏下一个还在受苦的人,让和平的鸟,和平的花,给全世界带来幸福温饱,没有恐惧,永远安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7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胡锦涛指出,和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国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短短1年半的时间,倡导并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中国,已经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外交的成就和魅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和谐世界”理念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推进了和平与繁荣,赢得了邻国尊重。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31日一期就此刊发了一组系列文章,标题分别为《微笑外交》、《寻求复兴》和《出口大国》。 *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 *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正德——代表先进文化及思想道德 利用——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创造发明器物,应用、生产等) 厚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富民”、“政在养民”的思想) *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 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 相抗,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迫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身陷绝境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面对南天,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他孤身一人与羊群相伴19 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公元前81 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临大节而不辱,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 负荆请罪: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 徙木为信: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十金。 *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就在于她的人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纯正的荣耻观。古圣和先贤,为我们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士气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先烈情操。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前赴后继。今天国运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文明息息相通的荣辱观联结在一起。因此,人们的具有正确的荣耻感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举国之人皆知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标准,国人皆有荣耻心,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试卷3试卷答案4《运营管理(新形态版) 》_刘蕾曹俊玲.docx VIP
- 数学新课标2022版学习重要知识点考点总结 数学新课标必威体育精装版版重点知识复习总结.docx
-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司马迁《史记》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4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管理》真题汇编试卷(文末含答案解精品.pdf VIP
- 乡镇宣传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2024年疾控大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答案.docx VIP
- 车间冬季安全培训.pdf VIP
- 长阳路排水管道修复监理细则.pdf
- 你是这样的人降B正谱子五线谱乐谱曲谱歌谱高清.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