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可以相伴发生,所以常需要同时考虑两种吸附在整个吸附过程中的作用,有时温度可以改变吸附力的性质 H2在Ni粉上的吸附等压线 化学吸附热 吸附热的定义: 吸附热的取号: 在吸附过程中的热效应称为吸附热。物理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气体凝聚热,很小;化学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化学键能,比较大。 吸附是放热过程,但是习惯把吸附热都取成正值 固体在等温、等压下吸附气体是一个自发过程,ΔG0,气体从三维运动变成吸附态的二维运动,熵减少, ΔS0,ΔH=ΔG+TΔS, ΔH0。 吸附热的分类 积分吸附热 微分吸附热 等温条件下,一定量的固体吸附一定量的气体所放出的热,用Q表示。积分吸附热实际上是各种不同覆盖度下吸附热的平均值。显然覆盖度低时的吸附热大。 在吸附剂表面吸附一定量气体q后,再吸附少量气体dq时放出的热dQ,用公式表示吸附量为q时的微分吸附热为: 吸附热的测定 (1)直接用实验测定 在高真空体系中,先将吸附剂脱附干净,然后用精密的热量计测量吸附一定量气体后放出的热量。这样测得的是积分吸附热。 (2)从吸附等量线求算 在一组吸附等量线上求出不同温度下的(?p/?T)q值,再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得 Q就是某一吸附量时的等量吸附热,近似看作微分吸附热. (3)色谱法 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吸附热。 吸附热与覆盖度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这可能是由于表面的不均匀性所致 氢在不同金属膜上的 曲线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吸附等温线 表观(或相对)吸附量的计算 这里没有考虑溶剂的吸附 Freandlich公式在溶液中吸附的应用通常比在气相中吸附的应用更为广泛。此时该式可表示为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吸附等温线 在足够大的浓度区间测定,在溶液吸附中最常见的吸附等温线如下 硅胶上的一些吸附等温线: (1)丙酮水溶液;(2)乙醇水溶液 表观吸附量 §13.9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化学吸附与催化反应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 *气-固相系统中的速率吸附和解吸速率方程式 *从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的势能曲线示意图 *对五种类型吸附等温线的说明 *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的导出 化学吸附与催化反应 吸附是气-固相多相催化反应的必经阶段 比表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反应的速率,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总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因此人们多采用比表面大的海绵状或多孔性的催化剂 。 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在表面上有活性的地方只占催化剂表面的一小部分。 多位理论,活性集团理论等活性中心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催化活性,其基本出发点都是承认表面的不均匀性。 化学吸附与催化反应 一种好的催化剂必须要吸附反应物,使它活化,这样吸附就不能太弱,否则达不到活化的效果。 好的催化剂吸附的强度应恰到好处,太强太弱都不好,并且吸附和解吸的速率都应该比较快。 但也不能太强,否则反应物不易解吸,占领了活性位就变成毒物,使催化剂很快失去活性。 合成氨是通过吸附的氮与氢起反应而生成氨的。这就需要催化剂对氨的吸附既不太强,又不太弱,恰好使N2吸附后变成原子状态。 从吸附热衡量催化剂的优劣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 多相催化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实现有下列五步: (i)反应物从气体本体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 (ii)反应物被催化剂表面所吸附; (iii)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 (iv)生成物从催化剂表面上脱附; (v)生成物从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气体本体中。 在一连串的步骤中,由于控制步骤不同,速率的表示式也不同。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 现在讨论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表示式 1.单分子反应:假定反应是由反应物的单种分子,在表面上通过如下的步骤来完成反应: 设表面反应为速决步 (a)如果 一级反应 (b)如果 零级反应 例如,NH3在金属钨上的分解就属于这一类型 (c)如果压力适中,反应级数处于 之间 如果除反应物被吸附外,产物也能吸附,这时产物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毒物。此时Langmuir吸附式可按混合吸附的形式来考虑 产物或毒物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使反应速率变小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 2.双分子反应: 在表面邻近位置上,两种被吸附的粒子之间的反应 (a)Langmuir-Hinshelwood 历程 若表面反应为速决步,反应速率方程为 如果保持一个压力恒定,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节能减排&垃圾分类2节.ppt
- 节能减排专项政策回顾教程.ppt
- 节能评估报告实例教程.ppt
- 节能原理与技术5节.ppt
- 节认识有机化学教程134张鲁科版选修5演示文稿.ppt
- 节社会知觉与归因教程.ppt
- 节数值积分和微分方程数值解演示文稿.ppt
- 节数字积分和微分方程数值解教程.ppt
-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程.ppt
- 节约人力成本小故事教程.ppt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