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学-总论

医 学 影 像 学 第一篇 总论 一、X线的伟大发现 X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ilhelm Conrad R?ntgen)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 伦琴将他的发现于1896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于世。由于不明了这种射线的性质,所以伦琴命之为X射线,科学界又称之为伦琴射线。 X线的伟大发现,无论是在近代科学理论上或在应用技术上,特别是对医学科学领域内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 1.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 应用X线透过人体后,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在荧光屏(或电视屏)或X线片上显出影像,从而可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它是一种特殊的诊断方法,属于活体器官的直接视诊范畴,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 2.超声与核素扫描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和γ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 3.CT与MRI 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 4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 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5.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即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 6.医学影像学的确立 目前,许多国家把放射诊断,USA、CT、ECT、MRI,介入放射学等内容概括起来,成立了影像诊断中心或医学影像学科,成为临时医学的崭新学科。在医院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科室。 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非常迅速,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1.X线的产生 X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因此,X线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自由活动的电子群; 电子群以高速运行; 电子群在高速运行时突然受阻。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2.X线机的构成: (1)X线管:高真空的二极管 阴极—钨制灯丝 阳极—钨 靶 (2)变压器:降压变压器(4-12V),灯丝变压器。升压变压器(40-150KV),X线管两极。 (3)操作台(控制器):调节通过X线管两极的电压和通过阴极灯丝的电流,分别控制X线的质和量。 3.X线的发生过程: 向X线管灯丝供电加热,在阴极附近产生自由电子,当向X线管两极提供高电压时,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轰击阳极钨靶而发生能量转换,其中1%以下的能量转换为X线,99%以上转换为热能。 4.X线的特性: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以光的速度沿直线前进,其波长范围为0.006~50nm。用于X线成像的波长为0.031~0.008nm(相当于40~150kv)。在电磁辐射谱中,居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比可见光短得多,肉眼看不见。 穿透性 (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放射防护的基础) 5.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影像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和厚度差异 经过显像过程(X光片,荧光屏,电视屏)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分为三类: 高密度:骨组织和钙化灶。 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 低密度:脂肪组织及气体。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自然对比:由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之为人工对比。 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 四、X线检查技术 (一)普通检查: 透 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radiography)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软线摄影 放大摄影 荧光摄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