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doc

2017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题型一 例1、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C 【提分秘籍】 (1) ①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 ①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 ②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 ③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 ④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 ⑤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举一反三】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答案】C 热点题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例2、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A 【提分秘籍】 1. (1)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2)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2.细胞膜两侧电位变化曲线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特别提醒】(1)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而细胞外液中Na+几乎无影响;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刺激神经膜的动作电位大小,而细胞外液中K+浓度几乎无影响。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3)不能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举一反三】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C 【解析】神经元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所以a可以表示正常电位变化;静息电位由图可知是相同的,均为“外正内负”。 热点题型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例3.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A 【提分秘籍】 (1) (2)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非跨膜运输方式——胞吐。 (3)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发挥效应后不会长久存在,会被酶催化分解而失活,或因被转移而迅速停止作用。 【举一反三】 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不偏转,电表偏转两次 C 【解析】由题可知b、c、d点是在同一神经元上,而a、e点分别在另外的两个神经元上,若刺激c点,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