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坡文化——中华远古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骨坡文化——中华远古历史

龍骨坡文化——中華遠古歷史第一篇 黃萬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簡體原文連結:/01gmrb/1998-05/08/GB/17686%5EGM7-0808.htm 內容提要   ●發生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亞洲大陸上正在形成中的人類的活動半徑及體質結構,而川東鄂西正是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理想地區之一。   ●1985年10月13日下午1時許,本文作者等在巫山縣龍骨坡驚喜地發現了距今200萬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它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上。   ●1997年,專家們又在龍骨坡遺址發現一批距今200萬年的石器。這足以證明,在200萬年前的中華大地上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龍骨坡文化是中華遠古歷史的第一篇。   不久以前,首都各大新聞媒體陸續報導了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遺址的新發現。現就巫山人的發現和巫山人在人類演化中的地位以及龍骨坡文化的性質等讀者們最關注的問題作一詳細的介紹。   “元謀人”啟迪進巫山   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發現了元謀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兩個上門齒,古地磁法年代測定為170萬年。消息傳開後,一些西方學者持不同意見,如美國伊利諾依大學人類學系坡樸(Geoffrey G.Pope)博士在一次國際第四紀會議上說,元謀人的年代有誤,最多不超過90萬年。因為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其祖籍是在非洲,他們是從遙遠的非洲大陸遷徙來的,故時代較晚。持這種觀點的人中還包括一些著名的古人類學家。   然而,我們並不認為中華大地的直立人祖籍一定在非洲,其年代也不只限定在100萬年以內。從中華大地的地質背景看,這裏有著適合於早期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   地質資料研究證明,中新世後期,由於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碰撞導致青藏高原抬升,這是地球歷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對人類誕生前的環境變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1980年,筆者等有關人員在研究西藏吉隆和布龍兩處發現的三趾馬動物群後指出,我國華北三趾馬分佈的海拔高度一般是在1000-500米,吉隆和布龍的三趾馬動物群分佈海拔在4500—4300米。為何同屬一個時期的三趾馬動物群,它們所處的標高各異?如上所述,這種差別是巨大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形成的。根據哺乳動物群及孢粉組合分析(孫湘君,1980):中新世晚期的氣候是溫濕的熱帶環境,與其毗鄰的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的地勢還不高,山間湖泊星羅棋佈,盆地邊緣森林繁茂,由常綠和闊葉的喬木或灌木組成,很適合於古猿的生殖、繁衍。當地質歷史由中新世末進入上新世時,來自印度板塊俯衝的強大應力促使青藏高原再度抬升,改變了那種比較坦蕩的地勢,進而影響了我國西北及中部地區的自然環境,祁連山和秦嶺初具雛形,並起到了阻滯西南季風向西北方向推進的勢頭,使得一些印度——馬來動物群的成員逐漸從中國華中向西南隱退(韓德芬等,1988),受其影響,秦嶺以南的山川、坪壩由濕熱向溫暖略幹的亞熱帶疏林草原轉化。這種多變的生態景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生物界的演化和發展。自然條件的改變,對形成中的人類來說,他們也不得不改變運動方式、活動半徑以及自身的體質結構。雲南、川東、鄂西和陝南等地多次發現古猿化石及直立人化石,就是這種由平衡生態向不平衡生態發展的佐證。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探索者。   從龍洞到龍骨坡   1979年深秋,我們把工作重點從華北轉移到華南,1980年便在長江中下游的安徽省和縣陶店鎮龍潭洞發現了和縣直立人(Homo erectus)頭蓋骨、下頜骨以及大批骨、角、牙製品。據分析,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距今30萬年前(黃萬波等,1981)。就當時而言,這樣完整的直立人頭蓋骨在長江流域尚屬首次發現。接著,我們沿江而上抵達三峽地區。因為1957年筆者曾在川東、鄂西作過考察,發現許多洞穴或裂隙堆積保存得十分完好,化石豐富,是一塊尋找早期人類化石和脊椎動物化石的理想地區。   1984年,在四川省文化廳、重慶市自然博物館的協同下,我們組成了一支三峽考古隊,首先考察的是萬縣鹽井溝,這裏曾出土過大批哺乳動物化石,是位名叫葛蘭階(Walter Granger)的美國人指揮農民挖掘的。據悉,他當時(1921—1925)的目的是來江南尋找古人類遺跡。   結束了鹽井溝的考察,我們順江而下抵巫山。巫山是四川的東大門,歷史悠久,著名的“大溪文化”就位於巫山城附近。按照常規,我們分頭打聽巫山有無出產“龍骨”(脊椎動物化石)的地點。縣文化局局長吳樹業說,在距縣城大約60公里的廟宇鎮,有個很大的龍洞,聽說那裏出化石。   7月2日,我們來到廟宇鎮。次日,對龍洞作了全方位的考察。這裏果然名不虛傳,我們在一層灰黃色的沙質土裏找到了脊椎動物化石,其中以鳥類和齧齒類動物居多。不過,這些化石的屬性都是比較晚的現生種類,不是我們要尋找的東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