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林七贤考
“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05,90~99页 撰(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通过检索《大正藏》的相关译名、实地考察遗址并综合分析文献资料后得出结论:东汉至西晋时期汉译佛经中的释迦牟尼说法处“竹林”,大多数译为“竹园”,有关“竹林七贤”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典故的观点值得商榷。自古至今生长竹子的河内山阳,处于邺至洛阳之间,魏晋之际为达官贵人的庄园别墅区,属政治敏感地区,竹林之游发生于此地引人注目。“竹林七贤”故事的传播过程中,两晋之际的琅琊王氏家族起了重要作用,最终通过孙盛之笔,在历史的记忆中定格。
关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贤同游竹林的记载,自东晋初期见着于史传后,一千多年间几乎没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疑问。近代学术巨子陈寅恪先生首发新论,认为“竹林七贤”系东晋士人受佛教“格义”学风影响,取释迦牟尼说法的“竹林精舍” 之名,附会《论语》“作者七人”之事数而成,并非历史实录(注:参见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1页;《三国志曹冲华陀传与佛教1980年,161些学者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发展,对“竹林七贤”说进一步“证伪”, 认为竹林七贤之间的年龄差异和居地距离,使其不可能同时聚会于山阳,而且考证出造假者 可能是东晋谢安(注:参见周凤章《“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东晋谢安说》,《学术研究》1996年6期;范子烨《“竹林七贤”之名目探1997年2期。)。然而,笔者通过对“199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河南太行山南麓焦作、辉县地区的有关竹林之游遗址──如山阳城遗址、竹林泉、嵇山、禅陵、苏门山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为重新解释有关文献提供了地理佐证。),并梳理了与竹林七贤有关的文献资料后感到:尽管大师与时贤的观点推动了竹林七贤研究的深化,但智者千虑,难免有失。
一 关于东晋初史家受“格义”风尚影响附会佛经而创造“竹林七贤”说法如果成立,其必要条件是:此前所译佛经中的“竹林”译名已经普遍存在。那么,史实又是如何呢?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据《大藏经索引》对《大正藏》中关于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迦兰陀讲经园林“Ve nuvanan”(梵文)Veluvana”(巴利文)翻译情况进行了统计(注:《大1987年。),发现该园林存在着三种 译名:“竹园”、“竹林”或“竹林园”。有的译为“竹园”、有的译为“竹林”,有的则同时译为“竹园”、“竹林”或“竹林园”几种不同名称。为清晰地揭示这一译名演变的规律,将检索结果按东汉至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代分别列表, 表中译名顺序按“竹园”、“竹林”、“竹林园”三个条目排列;“竹园”、“竹林”、“ 竹林园”三译名中有两种以上在同一经典中出现的,均归于“竹林园”条目下;每一条目内 则按该经典在《大正藏》中出现的次序排列:1)由于篇幅关系,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三表 以上统计结果无法支持“竹林七贤”是东晋史家附会佛教典故而成的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竹林七贤”说形成于东晋初期,而在此之前东汉三国西晋时期佛教译经的21例中 16例,占76%1例,占5%;“竹林园”4例,占19%。释迦牟很简单,“竹园”的译法,符合汉晋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语言习惯。这时期的贵族园林多以“园”命名,如“沁园”“金谷园 ”等。如果东晋初期的史家以这类佛经附会道家的七贤,应创造出“竹园七贤”更合逻辑。 按史学界通行的规则,对古代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事件,如果今人要证其不实,应拿出更有力的证据。可见,尽管东汉三国西晋所译佛经有少数“竹林”译名,但是面对大多数被译为“竹园”的事实,要推翻东晋初期史家的文献记载,显然证据不足。 其次,自东晋初期“竹林七贤”说流行后,佛经翻译才开始了由“竹园”向“竹林”的缓慢转变(注:表2所列东后。)。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竹园”译名逐渐下降,“竹林”译名逐渐上升,“竹林园”的译名也逐渐上升,统计结果详见表3。如何解释这个变典故的广为流传,可能就是影响佛教译名变化的原因。换句话说,不是佛经的“竹林说法”典故影响了“竹林七贤”称号的产生,可能是“竹林七贤”的典故影响了佛经翻译。 两晋之际“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的佛教格义(注:慧皎:《高僧传》卷4《竺法雅传》,中华书局,1992年,152页。),是以中国的名词概念和学术思想去附 经,而不是相反。况且格义的最重要规则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存在着可类比的共同性质。因此即使双方出现互动,士人以佛经典故比附中国历史文化现象,也应遵循格义规则,在类似事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牧场繁育系统设计方案.docx
- 教师近3年任教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标准查找方法清单汇编.docx VIP
- 4.11.1《探问人生目标》课件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pptx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大全.pdf VIP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大全.docx VIP
- 面粉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2022-2023版).pdf VIP
- 高中数学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课件.ppt
- 2020-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全国)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学生卷).pdf VIP
-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电梯.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