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水处理工程课件第4章篇3-5节.ppt
三.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是直径较大(20-30m)的圆池,最大直径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为1.5-3.0m。 辐流式沉淀池 结构 中心进水 周边进水 进水方式 排泥方式: 辐流式沉淀池大多数采用机械刮泥,将污泥收集到中心泥斗,通过静压力或污泥泵排出,刮泥机一般每小时转2-4周。 主要设计参数: 1、有效水深H不大于4m; 2、池直径D不宜小于16m,D/H=6-12。 3、沉淀时间 初沉池1-2h 二沉池1.5-2.5h 4、表面负荷q0= 1.5-3.0 m3/m2.h; 5、池底坡度为0.05-0.10; 中心泥斗坡度0.12-0.16。 四、斜板(管)沉淀池 进水区 分离区 出水区 污泥区 缓冲区 清水区 授课内容: 第三节 理想沉淀池 第四节 沉淀池 第五节 沉砂池 第三节 理想沉淀池 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 ① 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亦即沉淀池中各进水断面上各点流速均相同; ② 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以等速下沉; ③ 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的水平分速度等于水流速度,水流是稳定的。 ④ 悬浮物落到池底污泥区,不再上浮,即被除去。 ◆ 在沉淀区的每个颗粒一面下沉,一面随水流水平运动,其轨迹是向下倾斜的直线。 ◆ 沉速大于u0的颗粒可全部除去;沉速u0的颗粒因处于水面以下,也可以除去一部分。例如:沉速为u的颗粒被除去率为h/H或u/u0。 理想平流式沉淀池式意图 宽度(B) 高H /长度(L) 设:处理水量Q(m3/s) 水平流速度v(m/s) 沉淀池宽度B(m),长度L(m),高度H(m) 水面面积A (m2): A=BL 沉淀池容积V (m3): V=BLH 故:颗粒在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t为: t=L/v=H/u0 V=Qt=HBL Q=V/t=HBL/t=Au0 有:u0=Q/A=q0 u0=Q/A=q0 Q/A的物理意义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过流率,用q0表示。表面负荷的量纲m3/(m2·s)或m3/(m2·h)。表面负荷q0的数值等于颗粒沉速u0(m/s) 。 结论: ★ 若沉速u0确定(由停留时间和水深确定)后,则沉淀池的表面负荷q0值同时被确定。 ★ 由于u0=q0=Q/A,表明沉淀效率取决于颗粒沉速或表面负荷,与池深和停留时间无关。 ★ 通过静止沉淀试验,根据要求达到的沉淀总效率,求出颗粒沉速后,也就确定了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过流率)。 ① 主要是由于池进口及出口构造的局限,使水流在整个断面上分布不均匀,整个池子的有效容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沉淀池还存在死水区,因此,废水在沉淀池中实际停留的时间要比理论停留时间短。 ② 由于紊流的影响,悬浮颗粒的实际沉速比理想沉速小。 ③ 实际沉速还受水温,风吹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沉淀池与理想沉淀池是有区别的。 工作方式: 间歇式和连续式。 特点及适用条件: 平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 一、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废水从池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处,水流在池内作水平运动,池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串联。 平流式沉淀池有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和污泥区四部分组成。 1、进水区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断面上,尽可能减少扰动。 入口流速小于25mm/s。 为了保证不冲刷已有的底部沉积物,水的流入点应高出污泥层面0.5m以上。 水流入沉淀池后应尽快消能,防止在池内形成短流或股流。设置整流装置。 沉淀池进口整流多采用穿孔槽外加挡板(或穿孔墙)的方法,沉淀池进水口布置形式如图示: 2.沉淀区 要降低沉淀池中水流的Re数和提高水流的Fr数,必须设法减少水力半径,采用导流墙,对平流式沉淀池进行纵向分格等,均可减小水力半径,改善水流条件。 沉淀区的高度(有效水深H)与其前后有关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有关,一般约3-4m。 沉淀区的长、宽、深之间相互关联,应综合考虑,还应核算表面负荷。 一般,L/B≥4, L/H≥10,每格宽度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