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器官讲义教程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能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与感受功能密切相关的非神经附属结构。
;2、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的刺激
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非适宜刺激:也可引起一定的反应,但刺激强度要比适宜刺激大的多
强度阈值 时间阈值 面积阈值 感觉辨别阈;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概念: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变成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位
发生器电位(启动电位):感受神经未梢上的局部电位。 ;体内外的刺激信号
G蛋白-效应器酶-第二信使
改变离子通道功能状态
细胞膜电位变化
(感受器电位或启动电位)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概念: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1)对刺激的质(性质)的编码
决定于:
刺激的性质
被刺激的感受器的种类
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由于机体的高度进化,某一感受器只对某种
性质的刺激起反应,产生的冲动循特定的途径
到达特定的皮层结构
所以: 感觉的引起有专门的感受位点和专用
的传输线路;(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图)
决定于:
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
参与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
如:触、压觉;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概念:用固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的现象。
(1)快适应感受器:如皮肤触觉感受器,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2)慢适应感受器:如颈动脉窦感受器,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进行持久的监测和调节
注意 : 适应并非疲劳;;1. 眼球的基本结构 (如图)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2)折光能力与曲率半经R和折光指数n有关。;1D;(3)??算像距; 2.简化眼与眼内光的折射; 眼内光的折射
;; 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
;(2)瞳孔调节
直径可变动于:1.5-8.0mm
在生理状态下引起瞳孔调节的情况有
两种:
一种是所视物体的远近引起的调节
另一种是由进入眼的光线强弱引起的
调节; 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作用: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清晰成像
; 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视网膜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射。
互感性对光反射:即光照一侧瞳孔,除被照射的瞳孔缩小外,另一侧的瞳孔也缩小。
生理意义:调节进入眼光量,使视网膜不因光线过强受到损害,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4、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正视眼
非正视眼(近视、远视、散光、老视)
(1)近视
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
屈光性近视:折光能力过强;形成因素:
1.遗传引起
2.后天用眼不当,如阅读姿势不正确,阅
读距离过短或持续时间过长,字迹过小
矫正:凹透镜;(2)远视
轴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
屈光性远视:折光能力太弱;(3)散光:用柱面镜纠正
产生原因: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
不等
(4)老视:用凸透镜纠正
产生原因:晶状体弹性减退(弱);;(2)感光细胞层
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层(如图)
结构:外段、内段、核部、终足
分布:很不均匀
黄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
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
周边部视杆细胞多,视锥细胞少
盲点:无感光细胞
(3)双极细胞层
(4)神经细胞层;2、联系(图)
(1)纵向联系
聚合式联系:多见于视杆系统
意义:无精细分辨能力,能总和多个
单线方式:多见于中央凹处视锥细胞
意义:视敏度高,感觉“精细”
(2)横向联系
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
3、联系方式: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视觉的二元学说
视杆系统(暗视觉或晚光觉系统):对光的敏感性高,可感受弱光,无色觉对物体细小结构辨别能力差。
视锥系统(明视觉或昼光觉系统):对光的敏感 性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