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指南.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指南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注: 多系品种:由10个左右的相近的独立基因系组成,每个基因系具有一个垂直抗性基因,各基因抗性谱有差异,而其他基因相同。 聚合品种(抗性基因富集,Pyramiding):将多个不同的垂直抗性基因集中于一个品种中。 第六节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 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也用于防治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由于生物防治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较狭窄,生防菌地理适应性较低,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其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现在还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的机制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杭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不利作用主要有抗菌作用(antibiosis)、溶菌作用(lysis)、竞争作用 (competition)、重寄生作用 (hyperparasitism)、捕食作用(predation)和交互保护作用(cross-protection )等。 有益微生物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或杀死病原菌,这称为抗菌作用。 例如,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产生胶霉毒素(gliotoxin)和绿色菌素(viridin)两种抗菌素,拮抗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菌。 有些抗菌物质己可以人工提取并作为农用抗菌素定型生产,我国研制的井冈霉素是吸水放线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droscopicus var . jingguangensis)产生的葡糖苷类化合物,已广泛用于防治稻、麦纹枯病。 (一)抗菌作用 氧气、水分、营养和空间各方面发生竞争,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空间竞争。 不同生防菌对植物表面的定殖能力不同,生态上同源的生防菌的适应性一般比异源的生防菌要强,大多数具有竞争作用的微生物都是生长很快的。 (二)竞争作用 指一种病原物被另一种非病原物寄生,这些寄生物可以是真菌,也可以是细菌或放线菌,甚至病毒。 一些寄生性种子植物本身也可以发生病害,这些寄生性种子植物上的病原物也是重寄生物。菟丝子的炭疽病菌—鲁保1号—来防治菟丝子有很好的效果。 (三)重寄生作用 是用预先接种一种微生物的方法,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接种的病原物侵染和危害。 同种真菌或细菌的不同菌株之间,同种病毒的不同株系(弱毒与强毒)之间,不同种甚至不同类的病毒之间。当植物病毒的两个有亲缘关系的株系感染植物时,植物在感染一个株系后就不再感染另一个株系。 产生酶的作用而引起的溶菌。溶菌现象的发生,可直接导致病原物细胞组织的破坏,但是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还很难找到一种单纯是由于溶菌作用的成功事例。 (四)溶菌作用 (五)交互保护作用 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捕食作用主要是指在土壤中的一些原生动物和线虫可以捕食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以及细菌等,从而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种群密度。另一种为食线虫真菌,通过其菌丝体束缚线虫虫体并使其逐步消解,或真菌寄生在线虫虫体内使虫体瓦解,从而起到防病作用,但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六)捕食作用 我国的进出境检疫(简称“外检”)制度和法规是逐渐完善和规范起来的。 1951:提出了“世界危险植物病虫害表”和“各国禁止或限制中国植物输入种类表”,这是当时指导进(出)口检疫的重要文件和依据。 1965:成立国家动植物检疫总所,各省、自治区相继设立了动植物检疫机构。至此,我国的植物检疫工作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 三、进出境检疫 1983:农牧渔业部颁布了“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 1986: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1992: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 1993:“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办法”。 进出境检疫包括: 进境、出境和过境检疫;携带和邮寄物的检疫以及运输工具检疫。 检疫对象和范围包括: 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植物及植物产品、装载这些检疫物的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等。 检疫程序包括: 检疫报批、报检、检疫、检疫处理和签证放行等。 ①国内尚未发现或虽有发生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