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矿质营养学
(一)对盐分和水分的相对吸收Relativ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and water 相互依赖: 矿质须在溶液状态才被吸收,矿质随水分一起进入根部的质外体中; 根系对矿质的主动吸收使根部的水势降低,有利于水分进入根部 相互独立: 吸收矿质和水分的机理不同: 吸收矿质以耗能的主动吸收为主;而水分则按水势高低进行被动的运输 (二)离子的选择吸收 selective absorption 是指植物对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或同一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的比例不同的现象。 1、生理酸性盐:如:NH4Cl、(NH4)2SO4、KCl、CaCl2等。 2、生理碱性盐:如Ca(NO3) 2、KNO3 3、生理中性盐:如NH4NO3 (三)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Toxicity of single salt and ion antagonism 单盐毒害:培养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起毒害作用。 在单盐培养液中加入少量的含其他金属离子的盐,就能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这种离子间相互消除单盐毒害的现象,称离子对抗。 CaCl2 KCl NaCl+KCl+CaCl2 NaCl+CaCl2 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含有适当比例的各种植物必需元素和适宜pH,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的溶液。 完全培养液、绝大多数的土壤溶液 海洋植物—海水 二、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根系吸收溶质的部位 根毛区:表面积大,输导组织发育完全,易吸收并转运。 1、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的表面 交换吸附: 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 “同荷等价” H2CO3解离出H+和HCO3-离子,作为根系细胞的交换离子 H+ HCO3— 根毛 土壤 CO2+H2O H2CO3 K+ SO42- 离子的溶液交换 H+ 阳离子 HCO3- 阴离子 2、离子进入根部导管 进入根内部 质外体途径 共质体途径 从木质部薄壁细胞释放到导管或管胞 被动扩散 主动运输 三、根部对被土粒吸附着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根毛 H+ 离子的接触交换 土壤 K+ SO42- HCO3— 接触交换: 根系表面的离子可直接与土壤胶粒表面的离子交换。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的条件 (1) 温度Temperature 吸收速率 温度 低温 高温 适温 0 oC 40 oC (2) 通气状况通气良好, 增加氧的含量,减少CO2 ,有利矿质营养的吸收。(3)土壤溶液浓度 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升高吸收增加。超出此范围,水势下降,转运蛋白限制。 影响矿质元素的有效性。 碱性土壤Fe2+、PO43-、Ca2+、Mg2+、Cu2+、Zn2+等离子变为不溶状态; 酸性土壤K+、PO43-、Ca2+、Mg2+等离子易溶解,植物来不及吸收就被雨水淋溶掉; 有利阳离子吸收 有利阴离子吸收 (4)pH 影响根系的带电状况; 土壤pH与各种养分的有效性关系 五、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主要从叶片吸收: 叶面营养 矿质元素主要由角质层裂缝进入表皮细胞壁,由表皮细胞外连丝进入表皮细胞内部。 第四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Transportation of mineral nutrition in plant 一、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二、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一、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1、形式: 金属元素—离子 非金属元素—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 N—有机氮化物(氨基酸和酰胺)和NO3-, P—Pi和少量有机磷化物; S—SO42-,少部分蛋氨酸和谷胱甘肽。 1)矿质在根内的径向运输: 木质部 薄壁细胞 ER V V V 皮层 内皮层 导管 质外体和共质体途径 2、运输途径: (二)病症诊断法 根据组织、器官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判断。 缺素症的诊断 病症从老叶开始,常缺乏N P K Mg Zn 病症从新叶开始,常缺乏Ca B Cu Mn Fe S 表现出失绿症,常缺乏Fe Mg Mn S N K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症状检索表 草莓叶片的缺素症状 番茄的缺素症从左至右:全营养, -P, -Ca, -Fe, -N 大麦缺素症 左:全; 右:-K (三)加入诊断法 初步确定植物缺乏某种元素后,可补充加入该种元素,如缺素症状消失,即可肯定是缺乏该元素。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Section2 Absorp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by pl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题开题报告:从协同到共生: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docx VIP
- 《上呼吸道感染》课件.pptx VIP
- 护士长专项题集500题题库(500道).docx
- 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doc VIP
- 课题申报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视角下的产教融合制度嵌入与协同治理路径研究.docx VIP
- 课题申报书: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路径研究.docx VIP
- 钢结构技术新技术介绍.docx VIP
- LNG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30页).doc
- 乳腺癌手术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管理路径、评估表、手法.docx
- 私募基金募集账户防火墙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