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水工程讲义
图 7-2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火山灰质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石子粒径不超过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砂子应采用中或粗砂,粒径在0.3~0.5mm,含泥量不应大于2%。 2.施工工艺 (1)设置隔离层。为了缓解基层变形对刚性防水层的影响,在基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隔离层。 l)在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层,依据设计可采用干铺无纺布、塑料薄膜或者低强度等级的砂浆,施工时避免钢筋破坏防水层,必要时可在防水层上做砂浆保护层。 2)采用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的隔离层表面应压光,施工后的隔离层应表面平整光洁,厚薄一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应做好隔离层成品保护工作,不能踩踏破坏,待隔离层干燥,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细石混凝上防水层方可施工。 (2)分格缝设置。为了防止大面积的细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层由于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应设在变形较大和较易变形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其纵横间距应控制在6m以内。分格缝的宽度应不大于40mm,且不小于10mm,如接缝太宽,应进行调整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处理。分格材料可以采用分格木条、聚苯板或定型聚氯乙稀塑料分格条,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素灰固定在设计位置。 (3)防水层施工。 1)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放在防水层上部,绑扎钢丝收口应向下弯,不得露出防水层表面。钢筋网片要保证位置的正确性并且必须在分格缝处断开。 2)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按照由远而近,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在每个分格内,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混凝土要铺平铺匀,用高频平板振动器振捣或用滚筒碾压,保证达到密实程度,振捣或碾压泛浆后,用木抹子拍实抹平。 待混凝土收水初凝后,大约10h左右,起出木条,避免破坏分格缝,用铁抹子进行第一次抹压,混凝士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抹压,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无抹痕。抹压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或水泥浆。 (4)细部处理。 1)细部构造。具体内容如下: 屋面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等所有竖向结构及设备基础、管道等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都应断开,留出30mm的间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在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应加设防水卷材,为了避免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抹成圆弧易造成粘结不牢、空鼓、开裂的现象,应采用与刚性防水层做法一致的细石混凝土(内设钢筋网片)在基层与坚向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并抹圆弧,同时为了有利于卷材铺贴,圆弧半径宜大于100mm,小于150mm。竖向卷材收头固定密封于立墙凹槽或女儿墙压顶内,屋面卷材头应用密封材料封闭。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伸到挑檐或伸入天沟、檐沟内不小于60mm,并做滴水线。 2)嵌填密封材料。应先对分格缝、变形缝等防水部位的基层进行修补清理,去除灰土杂物。铲除砂浆等残留物,使基层牢固、表面平整密实、干净干燥,方对进行密封处理。密封材料采用改性沥青密封材料或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5)养护。细石混凝士终凝后(12~24h)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初期禁止上人。养护方法可采用洒水湿润,也可采用喷涂养护剂、覆盖塑料薄膜或锯末等方法,必须保证细石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 7.2 地下防水工程 地下建筑埋置在土中,皆不同程度地受到地下水或土体中水分的作用。一方面,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有着渗透作用,而且地下建筑埋置越深,渗透水压就越大;另一方面,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时会对地下建筑造成一定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因此,地下建筑应选择合理有效的防水措施,保证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确保地下建筑的安全耐久和正常使用。 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将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4级。具体级别及划分标准见表7-4。 表7-4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防水等级 标 准 1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允许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1处;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m2,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 3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m2,一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45L/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 4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m2·d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有柔性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