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纲要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劳动与技术纲要解读

与活动课的区别 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区别 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 后者相当于在窗户上端开了个大缝,既透气又不会漏雨。 示例:德国的窗户有两种打开方式 一种是常规的横向内拉全开,一种是纵向小角度内倾 内隐的技术素养 外显的技术水平 技术行为 完成技术任务 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素养 技术思维 技术知识 技术方法 技术态度 综合素质 关注技术素养的结构性特征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注重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知识系统结构和知识应用结构的完整统一。 愿劳动与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愿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师幸福成长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技术知识的特性 1.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共存。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兼备。 3.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互补。 4.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同在。 顾建军.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长春:教育与职业,2004,(29):16-18 隐性知识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技术知识既包括可以用规范化的语言进行描述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术程序等显性知识,又包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术经验、技术直觉、技术灵感等隐性知识 技术知识的传播特点 技术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个体-个体”、“个体-群体”、“群体-群体”、“群体-个体”四个渠道,所传播的技术知识又可以分为“隐性-隐性”、“隐性-显性”、 “显性-显性”、 “显性-隐性”四个类别,由此构成4×4矩阵的传播方式,每种传播又对应着具体的过程和方法,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传播者 接受者 技术知识 环境 教材主线 在课程的活动设计上,由追求技术项目的逻辑性、完整性转向循序渐进基础上的项目典型性、代表性。强调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设计和学生学习经历,提倡用作品制作或项目完成来引导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 教师 社会背景 生活经验 思想 情感 意志 专业素质 实践水平 组织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 教学行为 学生 社会背景 生活经验 思想 情感 意志 专业基础 实践水平 合作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行为 决定项目 制定计划/准备 实施 总结评价 项目教学 项目选择 根据课程目标,广泛寻找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现实生活有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课程资源,选择其中易于操作、利于实践、益于发展的典型技术活动,将其加工和改造成适合于劳动技术课程中开展的技术学习项目,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经验基础、学习规律、技术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顺序进行排列,构成学生劳动与技术各方面态度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序列。 各册具体项目一览表 年级 项目 家政 技术初步 3 纸工(略) 4 钉纽扣、缝鞋套、缝沙包 洗餐具、洗茶具、洗衣物、拖地板、擦玻璃窗 我喜爱的蔬果、泥碗、泥笔筒、相框、储蓄罐、组合笔筒 杯垫、涤纶彩球、塑料毽子、摩天大楼、立交桥、包装盒 5 我家的新厨房、当好小小采购员、尝尝我的手艺 编船蓝、动物书签、编网袋、中国结 学生锯、木蜻蜓、自制刮鳞器、笔筒、小小礼品盒、时钟 桌面垃圾桶、小蒸架、心环锁、衣架、旗杆模型、丝网花 6 我的新家我做主、做家用电器的小主人、学习使用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发展 家庭种植DIY、扦插养护菊花、做花圃管理员、种瓜种豆乐趣多、插花艺术 小帆船、电池盒、兔子灯、长征火箭、新年音乐卡、手电筒 我的校园 注重项目的系统性 以家政和技术初步为两条主线,各年级以从简单到复杂为序进行内容编排,同一年级中的各项目在材料、工具、工艺、规程等方面各有侧重并有一定的梯度。每个项目都包含产生需求、设计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和完善提高等环节,并对应为教材各单元中项目认同、探究学习、实践体验、评评议议、拓展活动的编写顺序。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原本独立存在的各个项目之间彼此有了内在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使教材从比较关注材料、工具、设备、工艺、规程等技术要素本身的内在逻辑到更多关注人们的技术活动需求和在技术活动过程中,每个人在学习和运用各技术要素时所具备的和可以得到增长的经验、策略和智慧,突出了学生技术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逻辑顺序。 项目1 项目2 … 项目M 学习内容1 (家政、技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