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境德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情境德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微课”的开发与研究
仙居县第一小学课题组 组长 林晓梦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校德育的大背景
2007年,学校首次提出情境德育,并同时提出德育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编写了《胜在起跑线上——情商基础》校本教材,开始关注德育的实效性。
2010年,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成立了专门研究团队,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好习惯教育与引领,开发了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选材立足校园,来源与学生实际,拉近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情境德育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2年以来,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位。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提出“七彩德育”的德育新理念。内容包括以“民族精神、习惯养成、诚信守法、体艺修身、实践创新、心理健康、环境保护”七个方面。如何让学生拥有这些好品质,成为向上向善的阳光少年,是学校德育的新思考。
2014年,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长三角地区一等奖获得者应燕老师和“浙江省智慧班主任”林晓梦老师牵头研究的“微型班队课”引起了引起来全校老师的共同关注,她们只是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的方式,拍下一些颇具教育意义的镜头,把这些镜头分类、整理,形成教育学生的素材,教育效果非常好。德育处更是把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小片段,编排成小短剧,在台上演出,教育了演员本身,更教育了台下众多学生。从此,“微课”这一新的情境德育形式,扑面而来,开始正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研究项目。
(二)“德育微课”的自身特点
德育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追求妙。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 “情境化”2010年,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就已经在佛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微课大赛。胡铁生老师界定的微课概念: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2013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得到教育界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
“德育微课”是以“微课”为载体,以学生的道德养成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育事例,把它编排一个微小品,拍成一个微短片,演成一个微短剧或即时性地拍录一些学校、社会上感人事迹、不良行为等,贴近学生实际,从微入手,更形象化,情境化地教育学生,以达到很好的德育目标。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德育书刊,和互联网上的查阅,我们发现“情境德育”早在2002年,就有人提出,并绝大多数小学已经采用了这种贴近学生的德育形式,十分受到学生的欢迎。“微课德育”是近年来刚提出的一种德育新模式,是情境德育的延伸。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对“德育微课”的研究,寻找到这样几个理论方向。
在国外,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简称OML。现在的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提出的。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
美国青年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在微课领域做的较有特色及影响力。他尝试用通过互联网视频进行异地教学辅导时,通过视频设备录制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师尝试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国内,对微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丰富。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自2010年率先提出微课概念。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摸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强调微课“简短、完整”和突出“视频”的主要地位。
黎加厚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说明微课程除视频外,还可以是录音、PPT、文本等形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本课题组在确定课题方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奠定了不少实验基础。
1.成立“德育心育青研社”,对“德育微课”进行专题的探讨与研究,并已经用“小影”技术成功制作“文明礼仪”主题微课40多个。
2.组建“德育微课核心团队”,进行了初期的查阅资料、参与实践、效果验证等工作,为开发德育微课程做一系列的前期准备。
3.微课《学扫地》,获浙江省微课评比一等奖。
4.《从“微”入手,做真德育》论文在县级教育局网站发表
5.《七彩德育滋养七彩人生》发表于浙江省《一校一品》
(三)本课题研究的“共情”基础
“德育微课”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希望学校能完成这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