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 08级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TS 08级复习资料

1、什么是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什么是STSE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3、课程学习的基本思想 [1]自然辩证的思想 A、对立统一的思想 B、普遍联系的思想 C、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D、世界的物质性的思想 [2]、历史与发展的思想 科学史不仅仅是科学发展的历史记录,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发展历史的再认识,寻找科学发展 的轨迹和内在规律,指导我们对现代科学的学习和应用 [3]、继承与创新的思想 积累——发展 4、知识本质观怎么样?探究本质观怎们样? 1、知识本质观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知识。知识来自于纯粹客观的观察,再经由所谓的科学方法得到科学知识或理论。 培根(Bacon):归纳法=科学方法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的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所以是绝对真理。 代表人物:布鲁纳、鲁宾逊(J.T.Robinson)、维斯特威(R.Westaway) 2、探究本质观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否认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 根据是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代表人物:波普尔(Popper,K.R.)、库恩(Kuhn)、纳斯鲍姆(Nussbaum.J.) 科学是探究自然界的思考方式(a way of thinking) 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a method and a way of investigation) 科学知识是暂时的(tentative nature of science)、动态性的(dynamic nature of science)。 5、STS教育产生的三个原因 1、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取代古典教育的主导地位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科学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家的重视,一些国家的教育立法中明确规定科学课程的思维 3、小学科学教育中形成3中不同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模式 6、小学科学教育中形成3种不同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模式: 实物教学(object teaching)或做实物课(object lessons)(1860-1880) 课程目标:注重个体理智的发展;强调自然知识的学习 教学方法:教儿童详细描述各种动、植物和矿物,使其观察和学习自然现象。 通过实物教学发展儿童观察和交流——两中“做”科学的基本能力 消失的原因:缺乏对学习的实物进行有效的组织,不能构成组织的课程或具有逻 辑体系的知识领域。 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训练,实物教学被沦为对实物的机械描述和记忆 小学科学模式(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1870-1890) (美) 帕克(F.W.Parker):将科学作为小学课程的一个统一的主题,其目标是理解宇宙, 利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美)杰克曼(W.S.Jackman)强调科学原理为课程模式的组织目标注重理解重要的科 学概念,高度重视观察和实验 (美)哈里斯(W.T.harris)课程注重科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科学课程的组织框架是专 门化的学科强调科学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自然学习模式(nature stduy)(1890开始) 以儿童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极力弘扬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和情感主义,关注正在发展中的生物有机体的需求。 以兴趣作为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指导儿童探究与他们有关系的周围环境,激发儿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与愿望,从而为进入高年级学习科学做好准备。 代表人物:康乃尔大学的贝利(L.H.Bailey) 探究自然的目的: 增进人类的知识而发现新的真理。(培养研究者和专家) 增加生活的欢乐,对自然抱同情的态度(更加丰富的生活) 1903年英国成立学校自然学习联合会;出版《学校自然学习》杂志 1963年改名为“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会” 自然学习是20世纪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模式 7、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答: ①科学知识是技术产生与改进的依据 ②科学方法是技术产生与改进的雏形 ③技术是对科学知识应用的表现形式 ④技术是科学方法的延伸 ⑤技术研究或应用过程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课题 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答 :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