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接连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卫星云图对比分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大 同 市 气 象 局
山西省接连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卫星云图对比分析
大同市气象台
李效珍
摘要:
利用FY-2红外云图、红外辐射亮温(TBB)
等资料对2012年7月20-21 日和30-31 日,山西省接连发生
的两次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2012年7月20-21 日发生在山西北部的这次暴
雨-大暴雨过程是由6个以上β 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合
并形成α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所引发。2012年7月30-31
日发生在山西北部的这次暴雨过程是由3个以上中β尺
度云团生成、发展、东移所引发,而同时发生在山西
南部的这次暴雨-大暴雨过程是由MCC 的生成、发展、
东移引发。
关键词:暴雨;卫星云图对比分析
0 引言
国内外学者用短时间间隔的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结合常
规天气资料对对全球各地的暴雨云团以及MCC 、MCS作了大量
的研究。MCC 是由Maddox [1]最早定义的典型的α 中尺度
( 200 ~ 2 000 km) 对流系统,它在红外云图上表现为接近圆形
的冷云盖。中尺度系统是暴雨天气的直接制造者,是我国夏季
暴雨和洪涝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方宗义[2]在用卫星
云图对长江流域和华南汛期暴雨的研究中,提出了中尺度云团
发生发展的大尺度云型模式。柳林、魏建苏等[3-4]通过对其
云团特征的研究,指出MCC 往往是由几个β 尺度对流云团发展、
合并而成的。李柏等[5]通过分析1999 年6 月20—30 日的江
淮梅雨锋暴雨过程,指出梅雨锋暴雨是α、β、γ 中尺度天气系
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0 引言
苗爱梅[6]等利用FY-2红外云图、红
外辐射亮温(TBB )等资料,对2010年8月11 日
发生在山西南部暴雨过程(即“0811”暴雨过程)
中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和其北部的一
般暴雨云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之,有关暴雨、
尤其是2012北京特大暴雨已有不少研究[7-18],
但研究山西的区域性暴雨不多。2012年7月山西
接连两次出现了区域性暴雨-大暴雨,雨强和范
围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因此,本文试图利用卫
星云图资料来了解MCS 、MCC 的形成机理和特
点,为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1.雨情对比分析
2012年7月20-21 日和30-31 日,山西省接连发生了两
次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前者(以下简称区域
暴雨 Ⅰ)出现在7月20 日20 时至21 日20 时,其降水时段主
要集中在21 日05 时到15 时,降水到21 日傍晚基本结束,
保德本站1h最大降水量26.7mm 。暴雨落区主要发生在
大同、朔州、忻洲,其中185个市县、区域站达暴雨,41
个市县、区域站达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朔州、忻洲的
西部河曲、保德、偏关一带。后者(以下简称区域暴雨
Ⅱ)出现在7月30 日08 时-31 日08 时,大暴雨降水时段出
现在30 日夜间,其中41个市县、区域站达大暴雨,390个
市县、区域站达暴雨,暴雨落区分南北两块,北部发生
在大同、忻州,南部发生在吕梁的南部、临汾、晋城一
带,大暴雨中心主要发生在山西南部的晋城,其中,晋
城本站一小时降水量61.3mm 。
1.雨情对比分析
区域性暴雨Ⅰ和区域性暴雨Ⅱ都发生在盛夏7月,两者时间
间隔为10天。雨情方面,区域性暴雨Ⅰ和区域性暴雨Ⅱ都有大
暴雨产生,其不同点是区域性暴雨Ⅱ小时雨强明显强于区域性
暴雨Ⅰ,区域性暴雨Ⅰ范围相对集中,而区域性暴雨Ⅱ范围较
分散。
a b
图一 2012年7月20 日20时-21 日20时降水量(a) 和30 日08时-31 日08时降水量(b)
Fig 1 The precipitation from 20: 00 on 20 to 20:00 on 21 (a) and from 08: 00 on
30 to 08:00 on 31 July 2012 (b)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