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基础 第三讲:小学入门

国学基础 第三讲 小学常识 ——文字、音韵、训诂 “小学”释义 《大戴礼记·保傅》篇: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 北周卢辨注: 古者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太学也。 “小学”为古代教育幼童的机构。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小序 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故《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书法、书品,已非初旨。自朱子作《小学》以配《大学》,赵希弁《读书附志》遂以《弟子职》之类并入“小学”,又以《蒙求》之类相参并列,而“小学”益多岐矣。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今以论幼仪者别入“儒家”,以论笔法者别入“杂艺”,以《蒙求》之属隶故事、以便记诵者,别入“类书”。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庶体例谨严,不失古义。其有兼举两家者,则各以所重为主。(如李焘《说文五音韵谱》实字书,袁子让《字学元元》实论等韵之类)悉条其得失,具于本篇。 “小学”内容 1、字书——《史籀》十五篇、《八体六技》、《仓颉》一篇、《凡将》一篇、《急就》一篇、《元尚》一篇、《训纂》一篇、《别字》十三篇、《仓颉传》一篇、扬雄《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故》一篇。 (《汉书·艺文志》) 2、训诂书——《尔雅》(《汉书·艺文志》入《孝经》类) 3、韵书——自《隋书·经籍志》始:《声类》、《声韵》、《韵集》 4、金石刻文——《隋志》:《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字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典论》,三字石经《尚书》、《春秋》 5、书法书品——旧、新《唐志》:庾肩吾《书品》一卷、颜之推《笔墨法》一卷等 6、幼仪——《弟子职》(《汉书·艺文志》入《孝经》类)、《朱子小学》 7、《蒙求》类——《蒙求》,唐李瀚撰。取经传故事,编为四言韵语,取《易·蒙》“童蒙求我”之义,以教学童。后代仿作者多有。 《四库全书总目》之“小学” 1、字书——文字学——字形 2、音韵——音韵学——字音 3、训诂——训诂学——字义 传统小学与西方语言学比较 西方语言学分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 1、文字学在西方这个三分法中没有地位,因为他们只用为数不多的字母来记录自己的语言,用不着像中国语言学那样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 2、音韵学大体上相当于语音学,训诂学有一部分内容和词汇学相当,但是侧重点不同。 3、西方的语法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里没有和它相应的部门。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不研究语法,词在句子中的次序和虚词是汉语表示语法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研究语法正是抓住这个特点,在虚词和句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不像西方的语法学对语言的规则作全面的描写,而是着重干难解的虚词和特殊的句法结构的分析。就这个意义看,它属于训诂学的范围,但训诂学主要研究的还是语言的历史。 文字学 汉字文字的发展 1、古文字:商周系统、六国文字 2、大小篆:秦、汉文字 3、隶书:汉隶 4、草书 5、行书 6、正书(真书、楷书) 字书初祖——《说文解字》 许慎解释《说文解字》书名: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字书初祖——《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该书原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9,353字,还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1,163字,解说133,441字。现在通用版本由北宋徐铉校定。徐氏本的篇目很多,每篇又分成了上下两卷,总共三十卷,收入9,431字,重文1,279字,解说122,699字。 《说文解字》体例 《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排法,共分为540部。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 六书说原始 六书说指古代文字造字基本理论。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 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西汉刘歆《七略》: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 《说文解字》六书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说批判 1、造字与用字区别: 前四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