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ppt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统计与测量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 刘新平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工程,对这个系统的定量化分析是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定量化分析离不开现代数学方法论,教育统计与测量正是这一方法论的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一学科对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统计与测量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教育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推断教育现象中的数据,对教育科学进行定量分析,用以发现和探索教育现象的某些特征和规律。这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辛亥革命后传入我国,列为师范院校必修课程。20世纪20年代后,这门学科主要处于描述性阶段。即以图表、计算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描述收集到的数据。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教育科学本身及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偶然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应把教育现象看作是一种包含误差的随机现象,用抽样的办法,通过部分数据的研究以最大的把握性来对整体的某些特征进行统计推断。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从多方位、多指标、多维度去分析教育现象,从而使教育统计已不限于简单的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而扩充到与多元分析等许多新兴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方向上,所涉及到的工具更有多样化、系统化。 教育测量是对受教育者采用某种规则和方法进行的有关对知识掌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测量。考试是对教育效果最直接的测量,为使考试科学化必须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具体地说,教育测量就是研究考试从命题、考务、阅卷、分析到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全过程。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称不上是科学的测量,直到辛亥革命后,西方的心理教育测量开始传入我国,尔后全国各大学教育系和中师相继开设了教育测量学课程。解放后,由于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停止了教育统计和测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直到1979年心理测量才在我国恢复地位。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完善,运用教育测量的方法对高考命题、施测、评分、录取的科学化分析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测评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系统化。 考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运用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离不开教育统计的理论和方法。测量中的“四度”即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不过是统计中百分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运算的结果,测量结果的分析、评价离不开统计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同样,统计在某种意义上也离不开测量,因为如何使测验的分数更能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使分数更加可靠、有效,更加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水平,要通过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来衡量。因此在运用教育测量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教育统计的理论和手段。 二、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管理定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运动和变化的某种量的规律。如知识的更新到人才的流动,教育经费的增长到教育体制的演变,人才市场形势的变化到人才拥有量的预测等。又如,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和学生工作,也往往需要排除诸如学生的心理因素,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各种特定环境的影响等,从中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工作程序。 再如对于考试,如何避免主观性、经验性,逐步建立起考试的科学化评估体系等也需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去加以完善。因此,必须借助于科学的统计和测量方法,才能对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复杂现象做到理顺关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只有根据统计、测量提供的数据信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才能心中有数,准确地客观地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获得指导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同时,结合定性化的分析,及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对于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及教育科学的理论予以论证,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改革和充实。 例如,高校人才拥有量的预测问题,我们在建立预测模型时,首先要对高校人才的类型有一种基本的划分,如助教、讲师、教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等;其次要找出影响人才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如引进人才、毕业生、流失人才、离退休、亡故人员等等;然后再建立模型;同时还要兼顾诸多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如人才的需求量因时因地而异,取多少年资料为宜?适用于哪种类型的学校?模型中各因素的可测性(资料的完整性)、可控性(人才引进的计划性)及不可控性(高校挑选毕业生的自主权、人才外流)等也会影响到预测的效果,我们要预防对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 又如,学校教育评估问题,近年来经常使用因素分析、近邻判别等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如学生能力的评估,首先取得成绩、品德、实际工作能力、动手能力的量化处理数据。其次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用求出样本特征值,并利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