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典藏记忆.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典藏记忆

臺灣歌仔唱抹煞 三分前場七分後場 歌仔戲是一種包含戲劇、音樂、舞蹈、造型、布景等元素的傳統藝術。所謂「三分前場七分後場」就是指透過謹慎周詳的事前準備和排練,加上演出時文武場賣力伴奏及舞臺上演員完美呈現,才能搬演出令觀眾難忘的精彩表演。 文場與武場 歌仔戲樂隊編制不大,通常為五人,分別在舞臺左右兩側,武場在左,文場在右。文場的樂器組合大都是自由搭配,因能演奏出曲調,故專司和唱、間奏、伴奏等職;武場的樂器全為擊樂器,只能擊出節奏,但卻是全劇進行的主宰,大至劇情的推展與氣氛描繪,小至演員的舉手投足,都離不了它。 行當 生行-指扮演男性的角色,年輕小生(文生、武生)、老生(末) 旦行-指扮演女性的角色,可分小旦、苦旦、武旦、花旦、老旦 淨行-臉上勾畫臉譜,歌仔戲稱「大花」 丑行-詼諧逗趣的角色,歌仔戲男丑稱「三花」,女丑稱「彩旦」 身段 以上內容摘自: 翰林國中藝術與人文八下課本 康軒國中藝術與人文七下課本 圖片來源:康軒文教事業、翰林出版事業(股)公司、教師個人照片 * * 七字調 身騎白馬走三關 改換素衣回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一心只想王寶釧? 1.本地歌仔  大約民國初年,閩南的「錦歌」加入了民間故事和車鼓陣頭表演之後,逐漸形成蘭陽地區俗稱「本地歌仔」的早期歌仔戲,開始多在鄉野廣場就地表演,或迎神遊行時沿街演出,因此將這種表演型態稱為「落地掃」。 本地歌仔大量吸收來自中國大陸其他大型劇種的身段、服裝、道具,而成為新的劇種,以戶外搭臺表演的形式活躍於酬神廟會中,也稱為「野臺戲」或「草臺戲」。 2.外臺戲  由於歌仔戲受到歡迎,著名劇團開始充實劇本內容,改良舞臺技術,將歌仔戲搬進戲院內的舞臺上做商業性的演出,這便是內臺戲。臺灣光復後,各大市鎮都有專門供歌仔戲演出的戲院,開啟了歌仔戲的黃金年代。 3.內臺戲 「胡撇仔戲」: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國民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歌仔戲演出空間幾度受限制。 4.廣播、電影、電視歌仔戲  民國五十年代,歌仔戲開始透過廣播播放,風靡全臺;雲林著名劇團拱樂社的陳澄三更拍攝了電影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而大受歡迎。民國五十一年臺視開播,金鳳凰劇團首度登上電視螢光幕;民國五十八年進入彩色電視時代,歌仔戲更以連續劇的形式,造就了另一次流行。 5.精緻歌仔戲  歌仔戲面對各種惡劣環境,總是窮則變,變則通,近年在學者專家的研究和改革下,以「精緻歌仔戲」的面貌,發揚傳統和鄉土特質,融合當前藝術思想,並與現代化劇場設備互相調適,不但和野臺戲同時並存,更進軍國際,成為臺灣戲曲文化的代表。 圖 河洛歌子戲團 小生-劍訣 小旦-蘭花指(觀音指) 水袖-出場練習 短劇表演-久違的朋友來訪 可嘗試將《身騎白馬》唱詞修改,如《身騎鐵馬來參觀》 *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