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推荐
(3)计算待定边AP、BP的坐标方位角。 (4)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 由点A推算点P坐标 由点B推算点P坐标 * 一、前方交会 2.适用于计算器的基本公式(余切公式) B A P β α 6.4 交会定点 在应用上式时,要注意已知点和待定点必须按A、B、P逆时针方向编号,在A点观测角编号为α,在B点观测角编号为β。 * 当A、B、P顺时针编号时: 6.4 交会定点 一、前方交会 2.适用于计算器的基本公式(余切公式) * 3.角度前方交会的观测检核 为了提高精度,通常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观测水平角α1、β1、α2、β2,作两组前方交会。 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 B P A C 一般规范规定,两组坐标较差e不大于两倍比例尺精度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用公式表示为: * 前方交会法坐标计算表 略图 已知数据 点号 x/m y/m A 116.942 683.295 B 522.909 794.647 C 781.305 435.018 观测数据 计算结果 注:测图比例尺分母M=1 000。 Ⅰ Ⅱ x y A B C P * 二、距离交会 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定点,测量了边长DAP和DBP,根据A、B点的已知坐标及边长DAP和DBP,通过计算求出P点坐标,这就是距离交会。 DBP DAP B(xB,yB) y A(xA,yA) (xP,yP) O x P 6.4 交会定点 * 1.距离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根据已知点A、B的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 DAP DBP P x y O A B (2)计算∠BAP和∠ABP 按三角形余弦定理,得 DAB * (3)计算待定边AP、BP的坐标方位角。 (4)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 6.4 交会定点 * 2.距离交会的观测检核 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测量三段水平距离DAP、DBP、DCP,作两组距离交会。 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 当两组坐标较差满足下式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6.4 交会定点 * 距离交会坐标计算表 略 图 已知数据/m xA 1 807.041 yA 719.853 xB 1 646.382 yB 830.660 xC 1 765.500 yC 998.650 观测数据/m DAP 105.983 DBP 159.648 DCP 177.491 DAP与DBP交会 DBP与DCP交会 DAB/m DBC/m ∠BAP ∠CBP xP/m yP/m 辅助计算 195.165 205.936 -1.084 1805.957 105.977 825.830 159.575 1805.957 -4.829 825.831 1805.957 825.830 注:测图比例尺分母M=1 000。 A B C P DAP DBP DCP * 小地区控制测量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 用于国家高程控制网加密、建立小地区首级高程控制。 布设形式: 符合水准路线、结点网的形式; 闭合水准路线形式;水准支线。 6.4 三、四等水准测量 * 三、四等水准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 型号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读数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高差之差mm 等级 水准仪 型号 水准尺 线路长度 k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成 环线 观测次数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平地mm 山地mm 三 四 五 图根 DS1 DS3 DS3 DS10 DS3 因瓦 双面 双面 单面 单面 ≤50 ≤16 ≤5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往一次 往一次 往一次 6 10 15 20 三 四 五 图根 DS1 DS3 DS3 DS10 DS3 100 75 100 ≤100 100 3 5 大致相等 6 10 0.3 0.2 2.0 3.0 1.0 5.0 3.0 1.5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绕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n为测站数。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见图) (1)顺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