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沟煤矿防突设计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岔沟煤矿防突设计汇总

设计依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2010;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门揭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MT/T 955-2005; 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黔府办发〔2008〕8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4、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 5、2009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颁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 7、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7月编制的《比德乡三岔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生产条件 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水城县比德乡三岔沟煤矿位于水城县东部比德乡境内。工业场地有公路约3km直达乡政府,距六盘水市约42km,水城至纳雍(二级) 省道与比德乡相连。距野马寨电厂仅53km、纳雍电厂30km、水城钢铁厂46km,。行政区划隶属水城县比德乡管辖,交通较为方便。区内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废弃小煤矿较多。废水、 二、自然地理 三岔沟煤矿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和碎屑地貌,矿区内地势总的趋势是北西高东低,最高标高1923.10m(大扁坡山头),最低标高1500 .0m(河坪村溪沟);最大高差423.10m,相对高差一般约150-200m,植被较发育,属中高山丘陵地貌。 三、气象、气候 矿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220天,平均年日照1150小时。根据水城县气象局资料,从1992年至2001年最高气温35.4℃(1994年8月5日),年最低气温-10.4℃(2001年1月31日),历年平均气温14℃。历年平均降水量1018.5mm(1992年—2001年),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年平均降雨量也随之增加,雨季为每年的4-10月,降水量多达858.5mm,占全年的81%,日最大降雨量147.8mm。日最大蒸发量137.5mm(1996年7月1日),月最大蒸发量239.6mm(1992年8月),年蒸发总量为1146.9mm,平均相对湿度82%。大气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四、矿井规模 属水城县整合矿井之一,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矿区面积1.8923km2。 第二节 生产条件 一、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峨眉山玄武岩(P3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大隆组(P3d),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 1)茅口组(P2m):为一套浅海相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厚度大于200m。 2)峨眉山玄武岩(P3β):呈岩被(席)产出,厚度45-60m,局部可达110m。岩性为深灰、深灰绿色,风化后常呈浅黄、黄褐色玄武质熔岩,时夹硅质岩、粘土岩。下伏地层为中二叠统茅口组。 3)龙潭组(P3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滨海沼泽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灰岩和煤等组成,含煤17-20层,可采煤层5层,是本区含煤地层。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三个段。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326~349m。 ①第一段(P3l1):以灰、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为主,灰岩中夹粉砂岩、粘土岩及煤组成。含煤2层。厚45-62m。 ②第二段(P3l2):为灰、灰绿、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钙质粉砂岩、煤层,含煤10-12层,单层厚0.10-1.99m,可采煤层五层(K13、K14、K15、K16、K17)。厚229m。 ③第三段(P3l3):由灰、深灰、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燧石灰岩、粘土岩及煤组成。其中夹3层灰岩,含煤3层,可采煤一层(K29)。厚52-78m。 4)长兴组(P3c):为灰色、深灰色薄至厚层细砂岩、粘土岩,夹钙质粉砂岩,偶夹炭质泥岩条带,东部的顶部有10cm厚的硅质岩。厚57m,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 5)大隆组(P3d):灰、深灰色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煤线。厚75m。 6)飞仙关组(T1f):主要灰岩和少量泥灰岩、粉沙岩、粘土岩组成,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以下二段。 ①第一段(T1f1):黄灰绿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质粘土岩,细砂岩夹薄层泥灰岩;顶板为中厚层砂岩,厚116m。 ②第二段(T1f2):灰绿色、黄绿色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与粘土质钙质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少量薄层灰岩。厚450m。 7)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坡脚、低洼地带,以残积物、堆积物为主,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粘土、含砾粘土。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