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弯构件的计算原理教学课件PPT汇总
引入通用高厚比 5.2.2 截面验算 5.3.3 支承加劲肋计算 《规范》规定仅受剪应力作用的腹板,不会发生剪切失稳的高厚比限值取: 即为不设横向加劲肋限值。 (4.5.26) 如不设加劲肋,a>>b,b/a→0,k≈5.34, ? =1.23 提高临界应力的有效办法:设纵向加劲肋。 由非均匀受压薄板的屈曲理论,取四边简支板 k=23.9,b=h0得: 2.腹板的纯弯屈曲 σmax·tw σmin·tw b a σmax·tw σmin·tw 图4.5.9 腹板受弯屈曲 (4.5.27) 对于腹板不设纵向加劲肋时,若保证其弯曲应力下的局部稳定应使: 规范规定腹板不会发生弯曲屈曲,否则在受压区设设纵向加劲肋。 为不设纵向加劲肋限值。 在弹性范围可取: 为参数,即: 引入通用高厚比 0.85 1.0 1.25 λb σcr fy f A B 0 若在局部压应力下不发生局部失稳,应满足: 腹板在局部压应力下不会发生屈曲。 ho a 规范取: 3.腹板在局部压应力作用下的屈曲 按a/h0=2设置横向加劲肋, k≈18.4,η=1.0 若在局部压应力下不发生局部失稳,应满足: 腹板在局部压应力下不会发生屈曲的高厚比限值为: ho a 规范取: 3.腹板在局部压应力作用下的屈曲 屈曲系数k与板的边长比有关(4.5.39)(4.5.40) 翼缘对腹板的约束系数为: 引入通用高厚比 为参数。 4.梁腹板加劲肋设置原则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实腹梁: 或按计算需要时,应在弯曲受压较大区格,加配纵向加劲肋。局部压应力很大的梁,应在受压区配置短加劲肋。 (4)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宜设置支承加劲肋。 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3) (1) 横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 h0 a ho a 式中: σ—计算区格,平均弯矩作用下,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弯曲压应力; τ--计算区格,平均剪力作用下,腹板截面剪应力; σ—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局部压应力,计算时取ψ=1.0。 5.腹板在几种应力联合作用下的屈曲 (4.5.48) (2)同时设置横向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 h1 a h1 Ⅰ h2 Ⅱ 1)受压区区格Ⅰ : (4.5.49) 2)下区格Ⅱ : a h1 Ⅰ h2 Ⅱ h2 式中: σ2—计算区格,平均弯矩作用下,腹板纵向加劲肋处的弯曲 压应力; σc2—腹板在纵向加劲肋处的局部压应力,取 τ—计算同前。 (4.5.56) a h1 h2 a1 h1 式中: σ、σc 、τ---计算同前; 3)受压翼缘和纵向加劲肋间设有短加劲肋的区格板 6.腹板局部稳定验算步骤 实腹梁腹板局部稳定的验算比较复杂。验算步骤如下: (1) 计算高厚比。若满足规定限值,或不必设置加劲肋;或根据构造要求设置横向加劲肋,但不需验算稳定性。 当高厚比超过规定限值时,应按规定设置横向加劲肋或横向、纵向加劲肋。 1)先设定加劲肋间距a。 2)计算加劲肋之间板块的平均弯曲正应力、平均力剪应力和局部压应力。 3)计算各种单一力学状态下的临界应力:临界弯曲应力(?cr)、临界剪应力(?cr)、临界局部压应力(?c,cr) 。 4)验算腹板稳定。过于富裕或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纵、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再进行验算。 (3)需验算的截面位置,首先是梁的端部第一块板段①(此处剪力最大);截面改变处的板段(剪应力小些但正 应力大②)和跨中截面(正应力最大③ )。 ① ② ③ §4.6 梁腹板的屈曲后强度(自学) 注意: 1. 当承受反复荷载作用时,多次反复屈曲可能导致出现疲劳裂纹;同时构件的承载性能也将逐步恶化。一般不考虑利用屈曲后强度。 2. 当构件按塑性方法进行设计时,考虑局部失稳将使构件塑性性能不能充分发展,也不利用屈曲后强度。 3. 工字形、槽形截面的外伸翼缘,屈曲后继续承载的潜力不是很大,计算也很复杂,一般不考虑利用翼缘屈曲后强度。 4. 考虑利用腹板的屈曲后强度时,一般不再设置纵向加劲肋。仅设横向加劲肋其间距一般取a=(1.0~1.5)hw。 第五章 梁的设计 §5.1 梁的类型及梁格布置 按弯曲变形状况分: 单向弯曲构件——构件在一个主轴平面内受弯; 双向弯曲构件——构件在二个主轴平面内受弯。 按支承条件分: 简支梁、连续梁 、悬臂梁 钢梁一般都用简支梁,简支梁制造简单,安装方便,且可避免支座不均匀沉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不论何种支承的梁,当截面内力已知时,进行截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相同的。 5.1.1 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汇总.doc
- 单片机LED倒计时设计汇总.doc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总.ppt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脑电饭煲控制器设计汇总.doc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程汇总.doc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控制步进电机设计汇总.doc
- 单片机学习笔记汇总.pdf
- 单张航摄像片的作业理论教学课件PPT工程摄影测量学汇总.ppt
- 单片机实验指导汇总.doc
-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说课汇总.ppt
- 在线法律服务平台的律师个人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报告.docx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方法论与试题答案.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在城市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前景与优化策略分析.docx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docx
- 嘉兴xx风电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docx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数字化医疗健康数据挖掘与疾病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制造中的创新应用报告.docx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心理准备试题及答案.docx
- 冷链物流企业2025年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冷链药品追溯与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运维服务模式创新案例,产业升级路径与市场策略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