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doc

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

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 2012年2月 第29卷第1期 枣庄学院 JOURNALOFZAOZHUANGUNIVERSITY Feb.2012 Vo1.29N0.1 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 夏旭颉 (枣庄学院传媒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至《乐记》出现后,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逐渐系统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美学理论,其中乐教思想贯穿 始终.本文用”广博易良,中正谐和”来概括乐教,并分析它们的内涵,以及在后世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乐教;广博易良;中正谐和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77(2012)O1-0038—03 中国古代音乐之所以受重视,音乐理 论之所以发达,和中国礼乐并重的传统是 分不开的.中华民族是重礼乐的国度,许 多文献中的表述都是礼乐并提,如孔子曾 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 伯》…),”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 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75至焉(《礼记? 孔子闲居》),《乐记》中也说”王者功成 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 者其礼具.于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 非达礼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 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着诚去 伪,礼之经也”_3等等.这同时也使中国的 音乐理论N-有了另一个特质,即重视其教 化功能.这种音乐理论从本质上说,并不 是美学模式,而是”美教化,厚人伦”的伦 理学模式,音乐所表达的是社会风气和人 们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艺术技巧.以《乐 记》为典范,”乐教”思想贯穿整个音乐理 论体系的始终,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 核一. 纵观古代典籍中的论述,可以用”广博 易良,中正谐和”来概括乐教的基本特点. “广博易良”,是《礼记?经解》中提出的,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 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 “孔颖达《正义》解释说:”乐以和通 为体,无所不用,是广博,简易良善,使人从 化,是易良.”朱自清在他的《诗言志辩》 中提到这些时认为,广博易良的乐教只不 过是诗教”温柔敦厚”的注脚罢了.其实 乐教并不一定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因为上 古时期并没有什么证明诗比音乐所处的地 位更高.相反更有论述把诗歌作为了音乐 的附属,如《文心雕龙?乐府》日:”故知诗 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 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广博易良 的涵义并不等同于温柔敦厚,它表明音乐 的内容可以涵盖丰富的社会生活,形式也 不拘泥于单一的结构,是侧重表现手段的, 笔者认为还应该在”广博易良”后面再加 上”中正谐和”四个字,可以说是侧重音乐 的接受效果,中正,是说音乐的性质,不仅 要尽美,而且要尽善,朱自清先生就曾说: 正,有时是”善”的同义词.-o上古论乐经常 涉及”正声”与”淫乐”的区别,”凡奸声感 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 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 兴焉.”其中还言”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这里”正”也是与邪相对的.谐和,更不必 赘言.后世对《乐记》里这些思想有了发 展,从主流的观点N-,历代有关乐教的论述 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乐与政通,乐者敦 和,至乐无声.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点. 一 ,乐与政通 中国古代的音乐自产生之始,就与政 [收稿日期]2011—11—03 [作者简介]夏旭颉(1980一),女,山东德州人,枣庄学院传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 38? 夏旭颉广博易良中正谐和:《乐记》的”乐教”思想 治紧密相连.乐与政通有两种基本观点, 一 是音乐能教化民心,影响政治.这种观 点比较普遍,如《尚书》中记载尧帝命令夔 典乐,为的是”教胄子”.《乐f,i2》里类似的 有关论述很多,如开篇第二段就说道: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 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 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 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故礼 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 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本篇》)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 伦--W_.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 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4e,音, 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 矣.(《乐本篇》) 音乐对政治的影响如此之深,国家的 统治者为了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而”制 礼乐”.”君子”通过音乐,就能够看出这 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风气如何,一些记载 对于音乐影响政治的这种作用描述得几乎 到了神乎其神的程度,《韩非子?十过》说 晋平公想要听只有贤明之君才配听的《清 角》,师旷不得已而演奏,竟导致晋国J~:-l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