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doc

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

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 学术访谈与学者研究13l 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 黄旦教授访谈 黄旦赵建国2,——一,,一/一 (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510420) 中图分类号:(;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9)01-0131—03 黄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 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赵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赵:黄老师,您好,从文学到新闻学,再到现在的 传播学,您经历了较为明晰的学术转向,以致您的学 术视野比较宽广,研究领域涉及新闻理论,新闻思想 史,传播学研究,学界中人对您在这几方面的建树都 赞誉有加,您如何看待您的学术转向呢? 黄:就个人体会而言,中文转向新闻是比较艰难 的.中文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在我毕业 的上世纪8O年代初,正是文学时髦之际,不像现在受 大众文化的冲击,显得格外凋零.而且,文学作品读 多了之后,感觉新闻学枯燥无味,再加上原来不了解 新闻学,所以转得有点困难.我本人认为从中文转到 新闻,评报是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说先学会读报纸,这 如同赏析文学作品.评析一篇报道或一张报纸,看起 来简单,实际涉及面相当宽广,牵涉新闻理论,新闻业 务和新闻实践等等.通过评报,可以迫使自己从其他 学科转到新闻上来,尤其是能增加对新闻实践的理 解.另外,学术转向也与授课有关,我毕业后留校教 新闻,自然要熟悉新闻学,包括资料和信息,这样就逐 步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感觉和认识.至于从新闻学转 到传播学,这种提法似乎不妥,因为新闻学与传播学 之间没有也不存在转向的问题.我之所以能对传播 学有所了解,和两次出国经历直接相关,一次是到澳 大利亚,一次是到美国.在澳大利亚的那段时间,由 于对传播学了解甚少,一开始显得有些盲目.到了 1998年去美国,心里就比较清楚了,很明白自己打算 看些什么.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是慢慢走进去 的. 赵:您最初进入新闻学领域时,主要研究新闻理 论,并在1995年出版了专着《新闻传播学》,您能谈谈 在早期新闻理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并介绍一下当时 的研究情况吗? 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80年代,应该说新闻理 论研究无论是从势头,还是从数量和讨论的问题来 看,都成绩斐然,澄清了一些含糊不清或者说在左 倾思潮下被压制和误解的东西,并在一些宏观方面 取得了相对一致的认识,这是挺了不起的.甘惜分老 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十大争论,讲得比较到位,讨 论了新闻真实性,新闻的起源,功能,党性,人民性等 许多问题.当时理论和实践的呼应是很不错的,新闻 业提出新闻改革,要恢复到新闻本身,这必然要有理 论上的依据,需要对过去的理论观点做出一些澄清或 者纠正.不过,其时的新闻理论研究也存在一个突出 的问题,就是研究者像拓荒一样,不断在空间挖掘所 谓的空白,真正深入思考的问题却不多,基础性研究 实在太少.一方面对研究现状不满意,一方面又感觉 新闻理论没有什么可研究的,除非中央有新的政策, 指示和精神,才又激起新的研究浪潮,可是这仅仅在 为中央某个指示和精神扩大影响而已,意义不大.我 对上述状况很不满意,曾经写过一篇批评性的文章, 称之为记者式研究,呼吁要突破这样的研究框架,新 闻学者不能像记者那样,整天泛泛于一些热门的话 题.这种情形现在已有所改变,但依然存在,很多人 仍旧是什么热门就讲什么,前两年是经营管理,手机 和博客等新技术网络,这两年又是媒介融合等问题, 基本属于跟风式的研究,十篇文章里有八篇无论是观 点还是深度都没有太多的区别.有人认为这与新闻 学紧密联系现实的学科特点有关.其实,这只是他们 为自己辩护的一个理由.因为任何学科都要联系现 132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实,历史学也是言古必自今,没有现实,就没有现在的 历史研究,可是联系现实不等于把现实中的东西随便 抓一点来描述一通.显然,记者式研究主要和研究主 体对学术的理解有关.也有人把上述弊病归结为制 度,这样讲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有些人现在已 经完全不必追求数量,却依然粗制滥造,根本原因还 是对学术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我常说道不同,不 相与谋,这不是指学科的不同,而是针对学术认同的 差异,看有没有共同语言.如果在学术上没有认同, 即便同一学科,也会形同陌路,无法沟通.其次,记者 式研究盛行与新闻传播学缺少历史积淀有关,尤其和 研究传统的积淀有关.人文学科大多有一个较为明 显的师承关系,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成为其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