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论文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doc

行业经济论文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业经济论文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

行业经济论文-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 内容提要:作者以比较翔实的材料,探讨了我国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其完成了由压挤到优惠再到补贴的过程,值得总结与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 工业化进程 农民负担 研究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和负担政策的演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展示当今世界上农民收入和负担问题中的主要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农业和农民征税,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农业和农民进行补贴保护。台湾农民负担政策演变的历程说明,在一地贫困落后时,通过显性税收或隐性负担的形式从农业提供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而当其工业发展和经济起飞后,又通过优惠政策并过渡到补贴政策,力图保护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和负担政策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农民收入和负担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也有规律及经验教训可循,值得研究。 一、工业化前期的土地改革与农民积极性的高涨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台湾社会还处于前工业化时期,农业在经济总体中占主导地位。1949年前后,台湾人口急剧增加,粮食短缺,物价上涨,广大佃农生活朝不保夕,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在台湾开展了意义深远的土地改革。 台湾的土地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不废除原有租佃制度或不剧烈改变他们现状的前提下,降低地租,改善佃农的生活。推行三七五减租,把每年收成的25%作为土地投入后,将剩余部分在地主和佃农之间平等分配,规定农民交纳的地租不能超过土地正产品全年产量的37.5%。第二阶段,“公地放领”。1951年台湾政府实施《台湾省放领公有地扶植自耕实施办法》。将台湾光复时接管的日本殖民政府和日本私人占有的土地出售给农民.地价是耕地正产品全年产量的2.5倍,由购地农产用实物分10年20期还清,年息4厘。第三阶段,即“耕者有其田计划”,以所有的佃农变为土地的主人为目标。《耕者有其田法案》于1953年颁布,规定一个地主最多允许保留3公顷中等水田或相当于此的土地,超过部分由台湾政府征收后转售给农民。地价定为主要作物年收成的2.5倍,在10年内20次以分期付款方式还清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李国鼎:《台湾的现代农业》,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5页。 台湾五六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主要是从调整社会财富分配、培养自耕农、提高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的,在性质上属于和平土改类型。由于国民党政府与台湾当地的封建地主阶级没有什么利益瓜葛,因而土地改革推行得较为切实。在台湾,正如其他地方一样,拥有财富是个人威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拥有土地是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所以,作为一个农民,尤其是佃农,得到一方土地,那他就是“翻身作主人了”,劳动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他不再为别人而劳动,而是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成为土地主人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据当时一位学者的记载:一位农民说,他一辈子也没有梦想到,在他有生之年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于是比以前更加勤奋的工作,想尽各种办法来增加生产,对于各种病虫害的防治都非常积极主动①。 土地改革是台湾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其社会意义尤为重要。正如一些学者指出,土地改革导致了农民和新兴土地购买者的收入提高以及农村儿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②;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台湾的土地改革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的变化长时期地给整个岛屿带来巨大的利益③。台湾的土地改革是台湾工业化前期的重要准备,也是台湾战后农业农民政策演变的起点。 二、工业化起步阶段农业培养工业与压挤政策 (一)工业化起步阶段农业培养工业 台湾政府在土改后农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提出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口号。在农业的培养下,台湾工业化进入了起步阶段。1952年农业净值占台湾生产总值净额的比重为35.9%,工业只有18%。经过十多年的发展,1963年农业净值在生产总值净额的比重下降为26.8%,工业增加到28.1%,工业产值从此超过了农业④。在这十多年里,“工业发展农业”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许诺,而“农业培养工业”则有田赋、肥料换谷等压挤农业和农民剩余的制度作保障。 压挤政策是台湾政府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必然结果。蒋介石多次强调要努力实现工业化。台湾官员也表示“应以工业为先”⑤。在这些决定之下,台湾战后二十余年的农业计划和政策,都具有所谓的“都市与工业的偏见”⑥。台湾工业化原始积累的资本除了政府从大陆带去的和美国的援助,最主要的是压挤农业和农民的剩余。 在优先发展工业的方针下,台湾农业在当时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尽量增加粮食生产,以满足工业化过程中逐年增加的城市人口的需要;二是大量生产外销农产品,以提供工业化所需要的外汇。虽然“培养工业”的压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