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百戏之祖”昆曲蹒跚步履.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戏之祖”昆曲蹒跚步履

“百戏之祖”昆曲蹒跚步履   清丽婉转,余音袅袅依旧;满堂生辉,万众翘首不再。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昆曲,从元、明时代逶迤而来,行至今日已是“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的“百戏之祖”       以昆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与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中国昆曲是现今惟一还保留完整演剧形式的戏剧艺术,被誉为中国的“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四十多年前轰动全国的一出《十五贯》,“救活”了这一濒临灭绝的古老剧种。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的昆曲,正面临生存危机,亟需拯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曾多次这样呼吁。    2003年11月,全国政协组织了专题考察团,赴苏州、昆山、长沙、杭州等地对全国昆曲艺术的现状作了实地考察,发现由于剧种本身的特点和整个文化氛围的影响,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昆曲缺乏了解,昆曲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上演的剧目急剧减少;演员、编导和作曲队伍后继乏人,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如北方昆曲剧院1982年招收的学员班总计60人,现在只剩十多人;各昆曲院团经费严重不足,昆曲艺术的档案工作、昆曲传统剧目的整理发掘、音像文字资料的保留等重要工作无法展开。北方昆曲剧院一级演员蔡瑶铣对此十分焦虑:“昆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再不加大抢救与保护力度,我们的文化损失就太大了。”    但昆曲的现状却是“多病缠身”,生存困难。据一些昆曲院团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昆曲院团大多入不敷出,办公设施陈旧,排练经费紧缺,演出器材落后,居住环境简陋,演职员工收入低,人心涣散,人才流失严重。10年前,全国约有800人从事昆曲工作,如今只剩下600人,全国6个昆曲院团创作、演出都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均无力投入,后继人才严重匮乏。而昆曲艺术本身,由于唱词文雅,节奏缓慢,题材陈旧,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远,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变得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昆曲的发展,再不加以保护发展,昆曲将日益衰落,甚至有可能从我们眼前消失。       六百多岁的老艺术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其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卓绝,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是中国戏曲艺术美质的集中代表。鼎盛时期,昆曲曾红透半个中国,对京剧和地方戏曲产生了巨大影响,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美誉。    昆山腔早在14世纪中叶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一起,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到了明万历年间,它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传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流入北京,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剧种。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较有影响、经常演出的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沈?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的《长生殿》等,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三醉》《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据不完全统计,它使用的曲牌有一千多种,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独特的体系、风格,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       构筑保护继承昆曲遗产的新格局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昆曲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珍贵的民族戏曲文化价值,再次得到世界的公认。作为中国昆曲艺术发源地的苏州,如何构筑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的新格局,使古老的昆曲艺术成为苏州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品牌,已成为人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苏州对新世纪振兴昆曲艺术事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逐步理清了保护、继承、弘扬昆曲艺术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这就是:用5年或更长时间,构筑节(中国昆剧艺术节)、馆(昆曲博物馆)、所(昆剧传习所)、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场(一批演出场所),建立昆曲研究中心、开设昆曲学校、制定保护的法规性文件;打造昆曲之乡、活跃群众性曲社活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