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烃饱和烃课件.ppt
随碳原子数增加,异构体数目迅速增加。 4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存在碳链异构体 例: 正丁烷 异丁烷 烷烃的构造异构-碳链异构 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若各异构体之间可通过?键旋转转化,则为构象异构,否则为构型异构。 烷烃的构造异构-立体异构: 乙烷的构象 伯、仲、叔、季碳及伯、仲、叔氢的概念 伯碳 伯氢 伯、仲、叔、季碳及伯、仲、叔氢 伯碳 伯碳 仲碳 仲氢 伯、仲、叔、季碳及伯、仲、叔氢 叔碳 伯碳 叔氢 伯、仲、叔、季碳及伯、仲、叔氢 季碳 伯碳 烷基的概念 烷基: 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之后剩余的部分(原子团)称为基 几种常用的烷基 甲基 Me 乙基 Et -仲氢 -伯氢 正丙基 n-Pr 异丙基 i-Pr 几种常用的烷基 一、 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其基本原则是: (1)含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字分别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后面加烷字。 例如: CH3CH2CH2CH3 命名为正丁烷。 12.2.2 烷烃的命名 (2)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中文数字表示碳原子的数目。 如CH3(CH2)10CH3命名为正十二烷。 (3)对于含有支链的烷烃,则必须在某烷前面加上一个汉字来区别。在链端第2位碳原子上连有1个甲基时,称为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位碳原子上连有2个甲基时,称为新某烷。 习惯命名法 例: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系统命名法:依据国际通用的IUPAC命名原则, 结合中文特点制订。 步骤和原则如下: 二、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 (1) 选择主链 选择最长、含支链最多的链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 例1: 2-甲基戊烷 系统命名法 3-甲基己烷 例2: 系统命名法 六个碳原子,4个支链 6个碳原子,2个支链 选择红色为主链 例3: 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 系统命名法 (2)给主链编号 用于确定取代基(支链)的位置 。 例4: 2-甲基丁烷 从最接近取代基 的一端开始编号 3-甲基-4-乙基己烷 例5: 若有相同编号,则小基团先编号,若有多个取代基,则 应使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例6:见课本135 系统命名法 (3)命名 支链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支链位号写在支链前,二者之间用“-”隔开 若主链上连有多个相同的支链时,用中文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再在前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个支链的位次,每个位次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练 习 1: 2,4,5-三甲基-4-乙基庚烷 一、烷烃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在常温常压下,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是气体,5至16个碳原子的是液体,17个以上的是固体。 12.2.3 烷烃的性质 5、烷烃的物理性质 ②、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加,同分子量时, 支链较多,沸点较低。 直链烷烃的沸点 表1 几个相同碳数烷烃的的沸点 化合物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沸 点 36.1 25 9 ③、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加,但偶数碳链的正烷烃由于分子对称性较高,熔点比高一个碳原子的奇数碳原子正烷烃稍高。 烷烃的物理性质 直链烷烃的熔点 如: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熔点 -129.7 ℃ -159.9℃ -16.8℃ ④.溶解度:烷烃是非极性分子,又不具备形成氢键的结构条件,所以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的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⑤.密度:烷烃是在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一类化合物。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烷烃的密度均比水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烷烃的密度也逐渐增大。 ⑥、折射率:直链烷烃的折射率也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折射率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固有特性,也可作为鉴定液体有机化合物方法之一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 结构特点:非极性分子,无官能团,分子中只有?键,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只有在较剧烈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第12章 烃 §12-1 有机化合物的概述 §12-2 饱和烃 §12-3 不饱和烃 有‘生机’之物 —— 碳化合物 —— 碳氢化合物。 1828年 德国化学家 F.Wohler (魏勒) 由无机物氰酸氨合成出有机物尿素。 (NH2)2 CO △ NH4OCN Wohler给瑞典化学家J.Berzelius的信中这样写到: 我应当告诉您的是:我制造出尿素,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无论是人或犬。 §12—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12.1.1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不含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