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题意识,规范诗歌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审题意识,规范诗歌答题

加强审题意识,规范诗歌答题(林秋芸) 从1994年至今,高考诗歌鉴赏题实现了从客观题到主观题的转变,命题技巧日臻成熟,答题难度也有所增加。很多学生在做题时由于没有认真审清题意,没有找到答题的切入口,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而造成解题思路混乱,答题不规范,答非所问,失分太大。如何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是每个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题目:   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词的上阙,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说明:“怎样表现离恨苦”,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3个要点:①菊愁兰泣,②燕子双飞,③明月无情。三者缺一不可。   答案: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融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更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病例1: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八成那天满月吧);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病例2: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例3: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例4: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例1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时往往有串译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串译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因而很难得分。   病例2分析:题干问的是“在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依据题干的要求,考生应该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表现”,而不是“表现什么”。“怎样表现”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现。然而,有的考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故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以致出现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问: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答:表现了诗人的离恨苦。   病例3分析:不少考生不懂得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如病例3。考生在回答“怎样表现离恨苦”时,只用了“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这么一句过于笼统概括的话,显得十分空洞。这种答案大而不当,以空对空,不着边际,失分严重。   病例4分析:词的上阙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各个意象表现的感情侧重点有所不同,使用的技巧也有所区别———燕的“双飞”是用来反衬孤独,“菊愁兰泣”是借拟人“移情于景”,“明月”则是以“满月”之“圆”暗衬自己的“别离”之“缺”。对于这些“区别”和“不同”,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充分注意,并作出具体的分析,而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病例4只从诸多的意象中拈出“燕子”,以偏概全,这种答题肯定损失惨重。   由上面分析可知,学生在答题中常常会犯以译代析,答非所问,过于笼统,以偏概全等毛病,而所有这些毛病都是审题不清造成的。 二、具体对策: 1、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 学生答题需要审题意识,就是考生懂不懂这个题目在问什么现在考题题目很少直来直去,它有时候要出一个诗论,比如说“外诗造化,中得心缘”,向大自然学习,从自然景物里引起感悟,实际上这就是平时老师教的,我们训练的借景抒情,或者说融情于景。考生把这个题看透了,这个题本质是什么他才好下笔要想把题答对,除了审题意识,看清题之外还要有一种表达意识有时候生答了很多字,要点上,这是什么原因?说是考生按某种规律答题的,命题者答案不是命题者想当然,要符合规律什么规律?阅读一般规律,对于诗歌欣赏一般规律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局部要向整体看齐。我们鉴赏某一个地方美是说它能不能很好反映这个诗歌整体,鉴赏典故等等都有一切原理,总结出答某一种鉴赏题,正确方向,而不是瞎转,最后他离标准答案无限趋近。 意象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题步骤:(1)指出所描写的意象。(2)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意象的意义是什么。在具体答题时,我们往往用“这首诗描绘了……的意象,它具有……的特点,象征了……的艺术形象。”的句式。 第二种模式 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题步骤:(1)忠实于原诗,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联想和想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语言力求优美。(2)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