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配人教版)◆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不同的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须获得其纯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采用各种平板分离法目的就是要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由于单个菌落可能就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因而挑取该菌落就可能进行所需生物的纯培养。在本课题中,我们将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知识清单 研究思路 1.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__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______、pH等),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1.(1)目的菌株 温度 抑制 阻止 (2)特定 抑制 阻止 2.统计菌落数目 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________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______。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________直接计数。 3.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构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____。例如为了排除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需以__________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 稀释程度 活菌 30~300 显微镜 3.非测试因素 可信度 未接种该菌 尝试应用 1.PCR技术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这种酶要能忍受93 ℃左右的高温。如果请你来寻找这种耐高温的酶,你会去哪里寻找?( ) A.土壤中 B.海水中 C.热泉中 D.冷库中 C 解析:再寻找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找。 解析:选择培养基是指能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双选)下列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培养基 C.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D.发酵工程所用的液体培养基 BC 知识清单 实验设计 1.土壤设计 从富含________、酸碱度接近中性的______土壤中取样。取样时,一般要铲去表层土,在距地表的______ cm的土壤层取样。 2.样品的稀释 样品的________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________,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保证菌落数在________之间,便于计数。 1.有机质 潮湿 3~8 2.稀释度 菌落数目 30~300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培养基平板________于30 ℃~37 ℃温室中培养 1~2天,每隔________统计一次________数目,最后选取数目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4.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________,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的细菌数目。 3.倒置 24 h 菌落 稳定 4.30~300 平均值 尝试应用 1.土壤取样时最好选择哪种环境中的土壤做实验( ) A.街道旁 B.花盆中 C.农田中 D.菜园里 D 2.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多大倍数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 A.101、102和103倍 B.102、103和104倍 C.102、104和105倍 D.104、105和106倍 D 一、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 1.目的:从众多的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 2.方法 (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 (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唯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模块高考热点透视(共135张PPT).ppt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件:模块高考热点透视(共47张PPT).ppt
- 【高州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共44张PPT).ppt
- 【高效课堂】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 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课件【专题讲座%2B综合检测】(共15张PPT).ppt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1课件:绪论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共59张PPT).ppt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课件:模块高考热点透视(共135张PPT).ppt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件:绪论 关注生物科学新进展(共39张PPT).ppt
- 一轮复习人教版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37页.ppt
- 上篇第2章第2节.ppt
- 上篇第2章第5节.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