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广东专用配套课件:上篇专题二第5讲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析 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和碱的元数无关,A项错;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稳定化合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化合物稳定,如C燃烧可生成CO和CO2,其中CO2比CO稳定,二是化合物的状态稳定,如气态的水就不如液态的水稳定,故B项正确,D项错误;加热是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否为放热和吸热无关,C项错误。 答案 B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ΔH由符号和数字组成,单位是kJ·mol-1,计算和比较时要考虑“+”、“-”号。对于放热反应的反应热ΔH<0,为负值,放热越多,ΔH的绝对值越大,ΔH越小,吸热反应的反应热,ΔH>0,为正值,吸热越多,ΔH越大。而化学反应中放出和吸收的热量没有符号,只有数值,单位是kJ。 防范2 混淆“+”、“-”号和反应热的单位 知识链接 2.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已知:①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1=a kJ·mol-1 ③HNO3(aq)+KOH(aq)===KNO3(aq)+H2O(l) ΔH3=c kJ·mol-1 上述反应均为在溶液中的反应,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 )。 [防范演练] A.a=b=c B.b<a<c C.b<c<a D.a<c<b 解析 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要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②>③>①,因放热反应的反应热ΔH都是负数,故反应热大小关系为:ΔH2<ΔH3<ΔH1,即b<c<a。 答案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聚集状态用“s、l、g、aq”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溶液,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防范3 忽视物质的聚集状态 知识链接 3.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g)===H2(g)+ 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 O2(g)===H2O(g) ΔH=+242 kJ·mol-1 D.2H2+O2===2H2O ΔH=-484 kJ·mol-1 [防范演练] 解析 B中生成物水应为气态;H2燃烧放热(ΔH为负值),则H2O分解必为吸热反应(ΔH为正值),A正确,C错;D项,没有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答案 A “叠加法”是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计算反应热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高考常考的一种解题技能。 1.利用“叠加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计算反应热时,其解题的思路为: 应用“叠加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反应热 2.应用“叠加法”计算反应热时要注意: (1)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相应乘、除以同一个数; (2)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已知:①CO(g)+ O2(g)===CO2(g) ΔH1=-283.0 kJ·mol-1,②S(s)+O2(g)===SO2(g) ΔH2=-296.0 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体验] 解析 CO和S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SO2===S+2CO2。根据盖斯定律:将①×2-②可得2CO(g)+SO2(g)===2CO2(g)+S(s) ΔH=2ΔH1-ΔH2=2×(-283.0 kJ·mol-1)-(-296.0kJ·mol-1)=-270.0 kJ· mol-1。 答案 2CO(g)+SO2(g)===2CO2(g)+S(s) ΔH=-270.0 kJ·mol-1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第5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苏教版第8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件30张浙江专用.ppt
-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苏教版第9讲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课件22张浙江专用.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十三化学仪器的使用与实验基本方法.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十五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十四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十二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安徽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简易通广东专用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