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2.化学计算中常用方法 (1)守恒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常用方法,守恒法中的三把“金钥匙”——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①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②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2)关系式法 此法常用于多步连续反应的计算。确定关系式可利用各步反应的计量关系或某元素原子守恒关系找出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3)极值法 对混合体系或反应物可能发生几种反应生成多种生成物的计算,我们可假设混合体系中全部是一种物质,或只发生一种反应,求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进行解答,此类题一般为选择题。 (4)差量法 ①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及差量(实际差量)与未知量列成比例式,然后求解。如: 2C(s)+O2(g)===2CO(g) ΔH Δm(固), Δn(气), ΔV(气) 2 mol 1 mol 2 mol Q 24 g 1 mol 22.4 L(标况) ②使用差量法时的注意事项 a.所选用差量要与未知量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b.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和对应,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题组集训 题组一 守恒法 1.用含1.0 mol NaOH的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 和H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2∶1 C.2∶3 D.3∶2 答案 A 题组二 关系式法 2.取KI溶液25 mL,向其中滴加0.4 mol·L-1的FeCl3溶液135 mL,I-完全反应生成I2:2I-+2Fe3+===I2+2Fe2+。将反应后的溶液用CCl4萃取后分液,向分出的水溶液中通入Cl2至0.025 mol时,Fe2+恰好完全反应。求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依题意,有: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知I-与Cl2之间的关系式:2I-~Cl2。 设KI的物质的量是x,则 2I- ~ Cl2 2 1 x 0.025 mol 答案 2 mol·L-1 题组三 极值法 3.已知原子量Li:6.9,Na:23,K:39,Rb:85。今有某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M2O组成混合物10.8 g,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小心蒸干得固体16 g。据此可确定碱金属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M、M2O共10.8 g,转化为MOH 16 g,若设M有x g,则 M ~ MOH M2O ~ 2MOH Mr Mr+17 2Mr+16 2(Mr+17) 由上可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无法求解,但由定义域0x10.8,可求出Mr的取值范围,即x=0时,Mr≈10.7或x=10.8 g时,Mr≈35.3。实际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在10.7~35.3之间,为Na。 答案 假设10.8 g全部为M,则 M ~ MOH Mr Mr+17 所以Mr≈35.3。 假设10.8 g全部为M2O,则 所以Mr≈10.7 实际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应在10.7~35.3之间,所以为Na。 M2O ~ 2MOH 2Mr+16 2(Mr+17) 题组四 差量法 4.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16.7% B.20.0% C.80.0% D.83.3% 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的减少与生成的NH3体积相等。设平衡时混合气体100 L,其中含20 L NH3,则原气体总体积减少20 L。所以,反应前氮气和氢气总体积为120 L,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为 ×100%≈ 16.7%。 答案 A 答案 A 题组四 溶液稀释规律的应用 7.取100 mL 0.3 mol·L-1的硫酸溶液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能与热能第五讲化学能与热能高考导航%2B热点题型%2B热身练习%2B灵性好题%2B高频考点共98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回扣基础排查考点1用正误判断法回扣基本概念共45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选修选考模块第十六讲化学与技术高考导航%2B热点题型%2B热身练习%2B灵性好题%2B高频考点共165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能与热能第六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导航%2B热点题型%2B热身练习%2B灵性好题%2B高频考点共177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化学能与热能第八讲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高考导航%2B热点题型%2B热身练习%2B灵性好题%2B高频考点共110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第十讲化工生产流程 无机物的推断高考导航%2B热点题型%2B热身练习%2B灵性好题%2B高频考点共155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篇非选择题审题指导及得分技巧2无机推断题.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电化学复习.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4碳、硅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