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化学实验备考交流ppt46张
5.鉴别Na2CO3和NaHCO3 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观察现象。 6.Fe2+、Fe3+的检验 【拓展】:探究试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氨气的喷泉实验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8.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9.蔗糖、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人教必修1图4 -31 10.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气体。 11.铝热反应实验 将干燥的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放入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KClO3固体,中间插上一根镁带,并将镁带点燃。 12.酸碱中和滴定 [常考问题] (1)实验室制Cl2时,能否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得Cl2中混有哪些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吸收时,能否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多余的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确定集气瓶中的Cl2已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示:不能;因为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2)提示:Cl2中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用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3)提示:不能;因为溶液中Ca(OH)2的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4)提示:集气瓶中充满了黄绿色气体。 (二)SO2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方案一] [常考问题] (1)能否用Na2SO3和稀硫酸制取SO2? (2)B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吗? (3)C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到现象是什么? (4)装置E中铜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5)用方法二制取SO2时,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三)NH3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实验室制氨气时,能否用NH4HCO3代替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口堵一棉花团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试管中的氨气已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示:不能;因为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会使制得的氨气中混有杂质气体。 (2)提示: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氨气)。 (3)提示:支撑固定导管的作用,且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提高氨气的纯度。 (4)提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说明NH3已收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NH3已收集满。 (四)H2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实验室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能否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 (2)长颈漏斗颈口为什么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3)广口瓶中的导气管为什么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4)用装置A制取气体有何优点?中学化学中还能用该装置制取哪些气体? (5)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广口瓶中已收集满H2? 答案: (1)提示:不能;因为锌粒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而是生成NO。 (2)提示:防止产生的H2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长颈漏斗颈口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 (3)提示: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4)提示:用该装置制取气体时能通过弹簧夹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即打开弹簧夹,稀H2SO4注入试管中与Zn粒反应产生H2,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压强,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中,当锌粒与稀H2SO4不再接触时反应自动停止。 中学化学中还可以用此装置制取CO2气体(大理石与稀盐酸)。 (5)提示:用向下排空气法从导管a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靠近酒精灯的火焰,若听到“噗”的一声,证明广口瓶中已收集满H2。 (五)O2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电化学复习.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4碳、硅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回扣基础排查考点2熟记元素化合物的主干知识共45张PPT.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钠、镁、铝及其化合物.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铁、铜及其化合物.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6硫及其化合物环境保护.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中学化学复习常用计量——物质的量.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氮及其化合物.ppt
-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8几种常见的烃.ppt
- 2010-2023历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 科普书籍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doc
- 2010-2023历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 小初高三段衔接教学的有效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学习策略培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月考(一) A3版 学生版.pdf
- 这是怎样的一天?为什么在党史和新中国史上如此重要?2024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10-2023历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统考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