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第2、3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想一想:一般的食物链为什么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答案: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把从前面一个环节获得的能量大部分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把一小部分传给下一营养级。因此前一营养级的能量只能维持后一营养级少数生物的需要,一般传递效率为10~20%,传到第五营养级时能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下传递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所以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议一议:生态系统为何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充? 答案: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都会有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任何生命活动所利用,能量在流动中越来越少。 看一看:在生产上如何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提高产量? 答案:尽量缩短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率。 1.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浙江科技版)(中国地图版) 氮循环是指氮气、无机氮化物、有机氮化物在自然界相互转化过程的总称。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有机氮化物的合成、氨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氮循环主要是通过生物来完成,其中微生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硫循环(人民教育版) 二氧化硫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①二氧化硫通过降水形成硫酸,在土壤或水体中形成硫酸盐;②二氧化硫直接被生产者吸收,再传给消费者。 生物群落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到大气中的途径有:①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在古代地层形成化石燃料,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硫,释放到大气中;③动植物遗体直接燃烧;④火山喷发。 1. 什么叫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提示】①氨化作用——微生物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的有机氮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②硝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2.过多地使用氮肥、磷肥等会引起什么后果? 【提示】过多地使用氮肥、磷肥等会使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增多,过多的氮、磷流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过度繁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 3.硫循环与碳循环的相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相同点:①都是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传递时,均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4.什么叫酸雨,它有什么危害? 【提示】 一般将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它的危害有:①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甚至导致死亡。②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和灭绝,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③破坏土壤、植被。 1.能量的输入 (1)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特殊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泉生态系统 无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能量的传递 (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传递过程: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作用散热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3.能量的转化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4.能量的散失 ①形式:热能,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后形式。 ②过程:有机物(化学能) 5.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的部分。 特别提醒: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加上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是上一营养级流向该消费者的能量,也就是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1.(2010·滨州期中)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解析:在此能量流动的图解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所以C具有能量为B的10%~20%;生物群落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具有的能量有三种去向;流向B、自身呼吸、流向分解者,B、C、D能量之和小于A具有的能量。 答案:D 1.能量传递效率 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100%。 一般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2.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同步教学课件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共39张PPT.ppt
- 2018秋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教学课件2.1细胞概述共22张PPT.ppt
- 2018秋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教学课件2.1细胞概述共22张PPT1.ppt
- 2018细胞的能量与通货-ATP新陈代谢与ATP资料.ppt
- 2018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
- 2018秋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2.4细胞核2.5原核细胞共21张PPT1.ppt
- 2018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新陈代谢与酶与ATP资料.ppt
- 2018细胞膜和细胞壁.ppt
- 2018秋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第一章同课异构课件1.3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共47张PPT1.ppt
- 2018长沙市高中生物教研活动精品资料:基因工程共28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