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docVIP

普通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弦上驻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弦上驻波的初步研究 目的要求 观察在两端被固定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现象; 了解弦线达到共振和形成稳定驻波的条件. 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弦线作受迫震动时的共振频率与驻波波长, 张力和弦线线密度之间的关系. 对实验结果用对数坐标纸作图, 用最小二乘法作线性拟合和处理数据, 并给出结论. 仪器用具 弦音计装置一套 (包括驱动线圈和探测线圈各一个, 1kg砝码和6根不同线密度的吉他弦) , 信号 (功率函数) 发生器一台, 数字示波器一台, 千分尺一把, 水平仪一个. 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横波的波速 其中T为弦上张力, μ为弦线的线密度. 两端固定弦上的驻波 考虑两列振幅, 频率相同, 有固定相位差, 传播方向相反的简谐波的叠加 它们的合成运动为: 可见空间部分和时间部分是分离的, 某个x点的振幅不随时间改变, 为: 在的那些点, 振幅最大, 是波腹; 在的那些点, 没有振动, 是波节. 上述运动状态为驻波. 对于长度为L的两端固定弦, 任何时刻都有: 由此可得: 所以驻波的频率为: 其中f1称为基频, n对应的f称为n次谐波. 共振条件 通常当波长满足时, 共振现象发生. 实验内容 认识和调节仪器. 固定弦上的张力,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观察在两端被固定的弦线上形成的稳定的具有n个波腹的驻波. 测定弦音计上弦线的线密度. 测定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 确定弦线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 (只取基频) 与弦线有效长度以及与张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数据 测定弦音计上弦线的线密度. 频率f-级数n关系 n f理论/Hz f/Hz σ v理论/ms-1 v 1 102.32 106.28 3.9% 122.8 127.5 2 204.65 212.98 4.1% 122.8 127.8 3 306.97 319.16 4.0% 122.8 127.7 4 409.29 425.5 4.0% 122.8 127.7 5 511.62 531.82 3.9% 122.8 127.6 6 613.94 639.25 4.1% 122.8 127.9 f-T关系 T/N f理论/Hz f/Hz σ ln(T) ln(f) 9.8 59.08 63.79 8.0% 2.28 4.16 19.6 83.55 88.16 5.5% 2.98 4.48 29.4 102.32 106.58 4.2% 3.38 4.67 39.2 118.15 123.48 4.5% 3.67 4.82 49.0 132.10 137.91 4.4% 3.89 4.93 f-L关系 L/cm f理论/Hz f/Hz σ ln(L) ln(f) 40.0 153.49 159.52 3.9% 3.69 5.07 45.0 136.43 142.10 4.2% 3.81 4.96 50.0 122.79 125.72 2.4% 3.91 4.83 55.0 111.63 117.05 4.9% 4.01 4.76 60.0 102.32 106.28 3.9% 4.09 4.67 65.0 94.45 98.36 4.1% 4.17 4.59 70.0 87.71 92.10 5.0% 4.25 4.52 总起来看,有 分析讨论 怀疑张力不同线密度不同,会导致张力频率关系里各组数据同理论值的相对差有较大不同,但实际测量了一下直径同张力关系,发现不是这个原因。 T d1 d2 d3 d4 d5 δ d 9.8 0.611 0.600 0.622 0.608 0.608 -0.004 0.614 19.6 0.612 0.612 0.611 0.611 0.611 0.002 0.609 29.4 0.608 0.612 0.615 0.615 0.612 0.002 0.610 49.0 0.608 0.612 0.620 0.618 0.602 0.002 0.610 可见d同T不显著相关。老师说理论同实践的差别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拉力计量不准确,如果给张力一个固定大小的增量, 那么当增量为1.617N的时候拟合得到: 这样有 经过计算,各组相对误差分别成为:0.04%,1.42%,1.41%,2.42%,2.72% 同样的模型,用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修正,误差依次为 1.12%,1.32%,1.22%,1.21%,1.20%,1.37% 1.19%,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