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doc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标题: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单 位: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 姓 名:陈小平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chenxiaoping0005@163.com 关于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摘要:由初中升入高中,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高原反应”,感觉不适应、有困难,甚至失去信心。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探究原因,其次教师要做好对初中语文内容的回顾,适当衔接至高中语文教学。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重点,培养其自学与领悟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 衔接 培养 不少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尤其是学期考试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学习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到不可理解:初中会考那么高的分数到了高中怎么一下子降那么多?少数同学甚至对语文逐渐失去信心,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性,这种衔接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乃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认真分析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困境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高一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 (一)困境 ?? 首先,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受学生年龄、心理情感等特征限制,在语文学习及感悟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些特点决定了初中中考语文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能力型的较少。虽然考试分数较高,但科学的学习习惯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如:考前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很理想。 ?? 其次,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初中的一些教学目标也造成了与高中教学的脱节,如初中的淡化语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分析,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再次,高一节假日多,往往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未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甚至故意出高难度的题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 最后,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似乎人人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定,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一落千丈,紧则扶摇直上。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习,随便应付。 ?? 综上所述,学生升入高中后,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弱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语文学习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 (二) ? ? 第一,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 ?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初中语文学习处于中等的学生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一如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带,教师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帮助学生解决初学高中语文的“高原反应”问题。对于入学新生,教师应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新教材、新要求,在教学中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如教《〈呐喊〉自序》,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对鲁迅有个全面深刻地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又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结合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进行《左传》知识点的讲解,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教学,以旧带新,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广度也得到发展 ? ? 第二,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即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内容,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往往不能灵活运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 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 ,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高中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高中生课程紧,时间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