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音乐美育教育初探.doc

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音乐美育教育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音乐美育教育初探

农村初中音乐美育教育初探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内容的安排,初步探索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以美激趣,以美怡心,以美塑形,实施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内涵 艺术欣赏 激趣 怡心 塑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提高农村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恰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交互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现代化电教媒体(如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促进了音乐教育朝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实现音乐美育教育的育人作用。那么,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音乐美育教育呢?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美激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农村大多数学生在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对音乐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把握较难,而现代教育技术以流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声音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如临其境,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如在教学《军民大生产》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画面: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等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然后讲述一段陕甘宁边区1945年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立体式的课堂很快让学生融入到了歌曲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学生能够完整的歌唱时,视频播放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生动形象的艺术美跃然眼前,声形并茂,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大大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把审美体验推向高潮,达到了以美激趣的目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艺术欣赏,以美怡心 歌曲欣赏和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柳斌同志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认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 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元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激起感情的波澜。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心脾。 如九年级歌曲欣赏教材《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视听结合,教师辅以生动的讲解,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教学时我把“月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从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洄水曲、花影层叠、水云深处、渔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犹如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墨丹青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令人陶醉,仿佛把学生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