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8 lyl 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1128 lyl 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儿童科学学习心理 河北师范大学 李艳灵 一、皮亚杰的贡献 一般学习过程模式: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 图式的概念(schema) 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2. 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同化(Assimilation) 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随着个体认识的发展,同化经历下列三种形式: (1)再现性同化 (2)再认性同化 (3)概括性同化 例:关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卤族元素知识的学习等等. 顺化(Accommodation) 指有机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 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例:力对物体做功 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和顺化。 平衡(Equilibration) 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平衡有三种: (1)调节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关系 (2)调节个体知识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 关系 3. 认知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 (2)前运演阶段(2~7岁) 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 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3)具体运演阶段(7~11、12岁) 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4)形式运演阶段(11、12~ ) 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随意表征 思维高度感性化: 前运演阶段的特点:相似性分类 前运演阶段的特点:相似性分类 具体运演阶段的特点:一致详尽的分类及多重分类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儿童逐渐从知觉定向占优势 水平过渡到较大程度的思维灵活性为特征的认知 水平. 儿童逐渐显示出认知运演的可逆性. 形式运演阶段的特点:运用逻辑思维及推理的复杂分类模式 从属关系(12岁左右): 形式运演阶段的特点:运用逻辑思维及推理的复杂分类模式 横向及纵向的多重分类和再分类(14岁左右): 例:如果儿童从图书馆得到了一批折价处理的书籍,于是该儿童将这批书籍按其大小、厚度及内容特征一一将其分类,您认为可能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方法1:按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 方法2:按厚度,分为“厚、中等、薄”三类 方法3:按内容,分为“小说、非小说”两类 方法4:同时按大小和厚度分 方法5:将书按内容、大小及厚度分类 (二)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看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 (1)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儿童内部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过   程。 (2)儿童的科学学习受制于他们认知发展的阶段,不同阶   段的科学教学应当符合该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   律。 (3)儿童的科学学习离不开具体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应   当注意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和多样化。 (4)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应当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究,让他   们在做中学科学。 (三)皮亚杰儿童学习模式的应用与扩展 二、帕斯纳(Posner)的概念转变模型(CCM) (一) 什么是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 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注意: 此处的概念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如“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更快地落 地”等等. 概念的转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充实”,即新知识的纳入补充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重建”,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现有的信念、假定或有关理解之间存在着冲突,因而要对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 前概念 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其中与科学概念不同的观念被称为错误概念。 前概念的特点 ① 广泛性 ② 自发性 ③ 隐蔽性 ④ 顽固性 前概念的来源 ① 直观感觉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例:铁比棉花重;冬天室外的铁块比木块温度低;车不拉就不走等等。 ② 知识迁移的负效应 例:由密度=质量/体积公式,认为密度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③ 由语言带来的曲解 例:匀加速运动就是速度逐渐增加的运动。 ④ 不正确的课外渠道 例:路程和距离互相混淆; 科学学习常见的前概念: (1)重的东西在水中会下沉,轻的东西则上浮。 (2)太阳从东方升起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