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编制任务书x.docx

《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编制任务书x.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编制任务书x

附件一: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规划编制任务书一、项目背景轨道车站,作为一种客运交通枢纽,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通接驳,但车站功能的内涵不仅仅表现为“客运交通枢纽功能”,大运量公共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能有效的改善所在地区的交通易达性和通达性,进而提高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价值和发展潜力,并对城市三维空间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即立足站点周边500米范围核心区域与车站的一体化空间环境规划研究,不仅可以实现轨道站点与周边土地集约紧凑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活力,而且可以完善站点周边公共交通一体化,更好实现公交都市建设目标。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位于燕子矶新城区,周边地区为城市新区。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目标是:规划依托笆斗山地铁站,大力发展商业办公,辐射周边地区,形成燕子矶新城地区级中心。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详见附图)约64公顷,其中核心区范围约16公顷,研究范围应适当扩大。三、规划目标和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对站点周边地区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站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发展定位;以TOD理念引导地铁站点周边地区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通过站点和周边土地利用的整合,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改善出行效率,增强轨道交通为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站点周边城市活力,从而带动片区发展。四、规划依据1、相关规划《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南京市“特定意图区”专项规划》《南京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13)》《地铁1号线北延用地控制规划》《燕子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苏建规〔2010〕203号)《关于加强全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意见》(宁委发〔2013〕35号)《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宁政发〔2013〕285号)《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宁规字〔2013〕480号)五、规划技术要点地铁1号线北延笆斗山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应强化功能发展策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形态设计、综合交通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五位一体”的城市设计;加强站点及直接跟站体相关的地铁四小件、配套服务、交通换乘等设施与周边用地的整合与设计,增强轨道交通实施的指导作用;结合《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规定,明确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相关重点设计内容如下:1、现状分析重点对地区现状建设及功能、地区文化及传统特色资源、行为活动、人文景观、内外交通等现状分析。2、发展策略和功能布局结合上位规划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特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按照“TOD”理念,进一步明确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地块功能,细化核心区域建筑的功能,研究并落实站点所需的零售商业等配套设施,形成机场站周边地块灵活开发的空间结构以及用地布局方案。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提高轨道站点与公共设施的耦合度,确定站点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设置方式,使轨道交通站点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心。3、空间形态合理塑造地块内建筑整体空间形象,注重与地方文化及周边环境相协调,确定地块内主要建筑体量、高度、轮廓、色彩、立面和屋顶形式。提出地区的内部空间形态的要求,包括建筑后退、街墙界面、以及广场等其他开敞空间的界面控制。4、开敞空间设计基于人的活动需求、活动路径及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景观塑造,结合街道、公园、绿地、广场、水体,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确定开敞空间的位置、尺寸、功能及景观设计要求。5、交通组织衔接周边城市交通,合理组织内部交通及地块出入口;对设计范围内的交通需求、出行特征进行预测分析,核算交通承载能力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关系;为实现“以人为本”和“增强轨道吸引力”的规划设想,提出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方案;合理组织区域各类交通流线,重视塑造宜人连续的步行环境,拓展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范围;通过测算,合理安排轨道交通与其它地面交通一体化换乘设施规模和布局,在空间上进行整合,以减少换乘距离,提高换乘效率。6、环境景观景观设计应强化区域环境中地铁这一重要元素,加强对轨道交通站点四小件整合与设计,引导景观绿化与轨道车站出入口、地面建筑及周边环境整体融合,协调统一;提出景观特色定位、景观系统、景观绿化、地面铺装、环境设施、夜景照明、无障碍设施、街道小品、环境保护措施等景观要素设计的设计要求。7、地下空间在充分考虑与整个片区的用地布局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结合轨道站点的建设,实现地上、地下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形成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空间网络体系,确定地下空间的功能;提出地下空间建设的组织、设计目标和引导要求;根据地下空间规划方案及建设时序要求,确定轨道空间与周边地块地下物业空间的预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