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生物学.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生物学.ppt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 以P.D.Boyer为代表,提出了通过ATP合酶合成ATP的“结合变化” (binding change mechanism) 和“旋转模型”(rotational model)。 内容:与ATP合酶活性密切相关的3个β亚基各自具有一定的构象,不同构象与核苷酸结合的亲和力也不同。在ATP合成过程中,在H+流驱动γ和ε旋转1200的情况下,3个β亚基的构象也相互发生转变,从而引起β亚基对ATP、ADP和Pi亲和力的改变,导致了ATP的合成和释放。 P.D.Boyer和J.E.Walker荣获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各1/4,另1/2由Na+-K+泵学说提出者获得)。 a和c产生/失去瞬间盐桥 c的Asp 结合/解离H+ c极性环和转子结合/分离 产生扭力距使转子转动 H+ 通过a和c亚基形成的通道,推动转子的旋转 a的质子通道由两个半质子通道组成(I,II), H+通路: 膜间腔 I c上的Asp II ,象水轮发电机一样将质子动力势推动的H+流来驱动c环和γ转子旋转; Arg II I 结合变化机制: β三种状态: O 空置状态 T 紧密结合态 L 松散结合态 γ和ε组成的转子的转动导致β构象的变化,催化ATP生成 ATP ADP+Pi 在嗜热菌的F1ATPase的β的N端添加10个His,以使其固定在Ni-NTA膜上; 将γN端的一个Ser换为Cys,以连上肌动蛋白丝(荧光标记); 加ATP后可观察到肌动蛋白丝旋转; Noji H et al. 1997, Nature 转子旋转的试验学证据: 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和电势差构成质子动力势,驱动质子穿过ATP酶,促使ATP合成; 线粒体基质 膜间腔 (二)质子动力势  对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提出的假说有化学偶联假说、构象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假说等。 “化学渗透假说”,取得大量实验结果的支持,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泵至膜间隙,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从而使膜间隙的质子浓度高于基质,在内膜的两侧形成pH梯度(△pH)及电位梯度(Ψ),两者共同构成电化学梯度,即质子动力势(proton-motive force, △P)。? 电子传递链可作为质子泵,将线粒体基质中的H+泵至膜间腔 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细菌视紫红质 质子泵 ·质子动力势是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以维持质子动力势;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 ? 去垢剂 ATP酶 加入磷脂并去除去垢剂 脂质体 (三)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 的组成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由供体到受体进行电子传递的一组电子载体,链上每一步都伴随能量释放。 来自TCA循环的高能电子在到达O2之前需要经历多步的转移,释放多余的能量,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接受和释放电子的分子和原子被称为电子载体。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1)参与电子传递的电子载体有: 黄素相关的脱氢酶/黄素蛋白; 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以铁卟啉为辅基 泛醌/辅酶Q(ubiquinone/CoQ):Q, QH2, QH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铜原子; 2)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1、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 2、线粒体在超微结构上可分为 、 、以及 、 。 3、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内膜是 、外膜是 、膜间隙是 、基质是 。 4、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 实现,磷酸化主要由 完成。 第 六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 ●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生物能量的转化 叶绿体 线粒体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Altmann(1890)、Meves (1904)分别首次在动植物细胞中观察到线粒体; Michaelis (1900)用Janus green B(氧化态呈淡蓝绿色)对其进行活体染色,证实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Kennedy Lehninger(1943-1950)证实其为柠檬酸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