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先秦诸子:墨家、名家、荀子、法家.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诸子:墨家、名家、荀子、法家

先秦諸子:墨家、名家、荀子、法家 墨家:墨子的“兼愛”思想 墨子像 明刻本《墨子》 墨子的生平 墨子的生平 墨子早年學習儒術,因不滿周禮的繁文縟節,自創學派。墨子師徒組成了宗教性與政治性的社團,集體奔走於齊、魯、宋、楚、衛、魏諸國。連孟子也不得不承認“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墨子的生平 據《墨子·公輸》記載,公輸般為楚國製造了攻城雲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這一消息後,從齊國出發,裂裳裹足,星夜兼程,十天趕到楚國郢都,與公輸般辯論,並向楚王宣傳“兼愛”、“非攻”思想。他在楚演示了自己的守城方法,公輸般比不過他。最後楚王不得不放棄了攻宋的打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此外,他還阻止了魯陽文君攻鄭、攻宋。 墨子的“兼愛”思想 墨子的思想可概括為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十大主張。 這十大主張以“兼愛”為本。 墨子的“兼愛”思想 墨子“十事”,表面上十分矛盾,但這些治國方略是為救治列國社會病態而準備的,至於針對某國某地,只需視其具體情況對症下藥。 墨子曾教導弟子:“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憙(同喜)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淩,即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魯問》)由是可見,此十事並非平列的,亦非同時使用的。 墨子的“兼愛”思想 墨子反對戰爭,反對虧人以自利,提倡的是“兼相愛,交相利”。他認為,一切災害都產生於“別”。所謂“別”,即偏愛、自私。各自從偏愛出發,虧人以遂其私,所以產生了“交相惡”。拯救的辦法是“以兼易別”。所謂“兼”,即每個人都毫無分別地愛一切人。 墨子的“兼愛”思想 “兼愛”不同於孔子的“仁愛”。 儒家“仁愛”是有差等的愛,如對父母的愛與對兄長的愛不同,對自己父母的愛與對別人父母的愛不同。儒家主張從親情出發,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講“泛愛眾”,講“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墨子的“兼愛”是“愛無差等”。也就是說,他要求人們對別人的愛與對自己父母的愛、對自己親人的愛,沒有差別,一視同仁。 墨子的“兼愛”思想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兼愛中》)這是墨子的治國之道和理想社會。 墨子的“兼愛”思想 墨子以兼為善,以兼為仁義,其“兼愛”的背景是“互利”。 “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兼愛中》) 他把小生產者互愛互利的道德原則推廣為天下普遍的原則。這之中含有功利主義的交換原則,“利人利己”、“害人害己”的心態。他實際上主張“己所欲,施於人”,但從互利互惠的角度講,則比較平易。融合義利,易被人接受。 墨子的“兼愛”思想 他勸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盼望建立一個“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的公平合理社會。這其中含有對王公大人驕奢淫佚的不滿,控訴了爭奪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達了勞動者要求自食其力、過安定生活的願望。墨子“兼愛”帶有絕對平均主義的原始平等思想的痕跡。 墨學的衰亡 墨學在漢代以後迅速衰微,原因何在呢? 首先,從外部來說,是儒學的批評(如孟子闢楊墨,詆為無父無君),以及儒學地位越來越高,知識份子視墨學為“邪說暴行”,因而被冷落。 其次,從內外部關係來說,墨家學說不適應秦漢以後的社會生活。墨家兼愛思想有打破家族家庭本位之嫌,特別是墨家的組織、遊俠作風和辯說特性,都不適應農業文明的大一統的社會,並會被集中的中央政府所禁止。如漢朝就打擊遊俠。 另外,墨家主張的“以兼易別”和整齊劃一的“尚同”思想,反對多樣化,不適應社會各階層表達自己的願望,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 墨學的衰亡 再次,從內部原因來說,墨家自身有很多缺陷使它中絕。第一,墨子去世後,墨家缺乏德業兼備的領袖,缺乏像孟、荀之於儒家,莊子之於道家那樣的大師級人物。第二,墨家組織內部缺乏民主。第三,它的苦行主義、自我犧牲,使人們難以接受,其理想也很難實現。第四,墨家後世的墨俠集中在秦國,有“擁秦”之嫌,在知識份子中名聲不好。第五,墨家後學有的詭辯過於微妙。 名家:惠施“合同異”與公孫龍“離堅白” 公孫龍 名家 名家 名家 名家 惠施有“歷物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