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印度的银行救助框架面临的挑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的银行救助框架面临的挑战

印度的银行救助框架及其面临的挑战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金融安全机制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对监管机构、银行清盘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三者之间关系的重新考虑。危机显示,存款人对风险的敏感程度高于我们此前的估计,只要有微小损失的可能就会引发挤兑。这就要求负责金融业监督、监管、破产清盘和存款保险的部门在面对危机时协同一致,快速、协调地采取应对措施。 此次危机的另一个启示是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需要有三个支柱的支撑。第一个支柱是有效的监督;第二是强有力的监管框架,该框架应能覆盖整个金融体系,并建立内在的缓冲来平滑周期性波动;第三个支柱是则是有助于限制过高的风险的、快速有效的金融业救助方案,这也是本文着重要讨论的。 各国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分配三项职能的模式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在金融机构救助过程起到重要作用,有些参与不多,有些则完全不参与。在印度,银行救助的职责完全由监管和监督机构承担,存款保险公司只负责提供资金。 印度的金融框架 印度的金融框架由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公积金基金、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基金组成。金融业资产总额占GDP的140%,其中商业银行的比重最大,占整个金融资产的60%。在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国有银行的资产占比接近75%,占支配地位。印度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截至2011年6月末,按巴塞尔II标准计算的资产充足率为13.9%,高于9%的最低监管标准。 印度的金融体系能够抵御危机,源于其结构和监管上的特点。商业银行按要求必须按其资产的一定比例(目前是24%)持有政府债券,此外还需要持有存款准备金(目前为6%)。同时,政府持有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也增强了公众的信心。 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金融安全网建设的总设计师,不仅肩负中央银行职责,还负责银行的监管和救助。存款保险公司作为印度储备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与央行密切合作,为小额存款人提供存款保护。 印度的商业银行极少出现倒闭,上一次出现危机是在2004年一家大银行濒临倒闭,当时的解决方法是迅速地将该银行和另一家经营良好的国有银行进行了合并。但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倒闭却比较常见。对于不能满足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印度央行将对该行进行定期监测,要求该行制定实现注资等主要财务参数目标的行动计划。如果问题恶化,净资产转为负值,而且没有可能出现转机,则该银行的资产将会接受冻结,以防止银行挤兑和资产剥离,并留出时间让监管机构寻找合适的收购方。对问题银行的并购将以透明、协商的方式尽可能快速的完成。 印度常用的银行救助方法是协助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重组、并入经营良好的银行或直接关闭,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协助或强制将出现问题的银行并入另一家银行(通常是国有银行)。有时也会出现经营良好的银行自愿收购问题银行的情况。印度的存款保险和信用担保公司(DICGC)负责对清盘的银行提供资金,并在收购方无力偿付全部存款时,在存款保险额度内协助支付存款人的存款。对于小型的城市信用合作社,通常的方式是将银行清盘,并向存款人偿付存款。 银行救助框架和存款保险 此次金融危机凸显了快速的进行救助对于避免问题蔓延和恢复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救助程序应可以让银行有序的完成清盘,清除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因素,但保留关键的金融业务。 尽管到目前为止,印度出现的问题银行都得到救助,但仍未确定我们的银行救助框架能否经受严峻考验。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我们的救助程序是否迅速有效?我们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救助工具,以应对不仅是小银行而且是中大型银行的倒闭?如果我们的金融机构成为国际性银行或系统性重要的银行,我们在保全他们的价值时会面对怎样的限制?对于存款保险公司而言,存款保险公司在银行救助机制中的最佳角色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在安全网各参与者之间重新分配救助责任呢?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我们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做出一些根本的改变。在此我将提出印度银行救助框架中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和瓶颈。 适当的法律框架 第一个挑战是建立可以覆盖所有金融机构的全面的救助法律框架。目前,印度关于管理层控制、金融机构的收购、暂停业务和清盘等问题的相关法规都分散于不同的法律和法规中。同时,不同的银行受不同的法规监管。例如,公司制的银行受《银行监管法》(1949年)和《公司法》(1956年)的管辖,而国有银行,包括印度国家银行、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农村银行的救助机制则包含在各自的法规中;对于信用合作社,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注册处负责监管其部分运作,包括清算和重组。存款保险方面的法规有单独的《存款保险法》,但没有在银行法中作出规定。 印度银行救助目前遵循的由法庭进行裁决的程序过于缓慢。如果银行股东不同意监管机构对银行进行救助,救助程序会更加拖延。在印度,计划接受合并的公司必须通知竞争委员会,而竞争委员会可以有210天的时间来作出决定。这些因素都会令银行救助更加缓慢。 银行救助程序必须简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