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绿色建筑要考虑中国国情
* * * * * * 发展绿色建筑要考虑中国国情 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急速繁衍和人类物质活动规模的加速膨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扩展到地球尺度,引起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热带雨林破坏、荒漠化、物种灭绝等,再加上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阴影,使得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不得不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代建筑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响应是从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建筑的响应从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这是“空间”上的全面性;同时,这种全面性审视还包括“时间”上的全面性,即审视建筑的“全寿命”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尽管对“绿色建筑”的内涵有各式各样的列举,范围有宽有窄,但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 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为了规范和推广绿色建筑,许多国家制定和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估体系,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标准。 各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关注的一些共同点: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建筑材料生产和回收再用,从节约化石能源消耗量); ? 减少(或禁止)可能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的使用; ? 减少资源(尤其是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耗用; ? 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垃圾的收集和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和回用; ? 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重点在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建筑隔声; ?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绿色” 概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就强调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巨大,国土与资源有限,按温家宝总理的数学:再小的消耗乘上13亿人就是巨大的量,再大的产量和储量被13亿人除就是很小的量。所以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制订标准和进行评估必须考虑中国国情。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就在生态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在传统技术策略、中低技术策略、高新技术策略中采用适宜技术策略。 1、关注普通建筑 目前,在中国发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重要的并不在于设计和建造一些高技术水准的高标准的建筑,用以宣传和示范,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最广大的一般住宅和普通建筑的问题,例如冬天保温、夏季防热、自然通风、建筑隔声、垃圾收集、供水保障、降低采暖费用、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等等。技术策略要抓主要矛盾,多采用被动式(Passive)措施,不能技术堆砌,片面追求高技术。要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水平,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采用被动式措施,既保证居住的健康和舒适,又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 还有8亿农民居住的农村住宅也应该进入发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视野。对农村住宅,既要挖掘传统民居千百年来积累起的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经验,也要看到现代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巨大改变,探索适宜的生态技术策略和农村建筑设计。 2、能源和CO2排放 这两年来“减碳”成了热门话题,国际讲,国内讲。“减碳”的目的是为了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减碳”一是减少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以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森林和绿地面积,以增加植物对CO2的吸收。一是能源问题,一是绿化问题。这里谈能源问题。 建筑节能减排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耗能,冬天采暖、夏天空调,还有照明,都要消耗能源,这方面既和设定的室内热舒适和照明的标准有关,也和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以及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设计有关;二是盖房子所用的建筑材料生产的能耗和排放,这和不同材料的生产过程有关,和材料的性能消耗比有关,也和房屋毁弃后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有关,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在原消耗中扣回;三是设备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照明系统的节能等; 四是建筑物的寿命,建筑寿命长,同样的资源的投入可以有更长的使用期,当然是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五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的利用,以减少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排CO2。上面5个方面,通常以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考虑。但是,建筑能耗的总量还和一个重要指标有关,就是人均占有建筑(住宅和公共建筑)面积的大小的问题。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卖场空间管理123.ppt
- 南京辅仁专转本大学语文1现代汉语字音.ppt
- 南京1912酒吧街区选址分析ppt.ppt
- 南医大05考研电子技术试题.doc
- 南康市龙岭至信丰公路项目A4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 南京市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ppt
- 南京、丽江、平遥、西安.ppt
- 南京华通科技园奠基典礼__修改.ppt
- 南昌大学单片机chapter6.doc
- 南水北调争议.ppt.ppt
- 发展美术教育 唱响二中品(教育教学).doc
- 发明专利审定授权说明书CN200810115287.7-低负载调节率的低压差电压调节器.pdf.pdf
- 发明专利审定授权说明书CN200810113406.5-一种放电过流保护电路.pdf.pdf
-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0710126315.0-富士相机.pdf.pdf
-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0910086878.0-平面工艺的三维集成电路.pdf.pdf
-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0910243336.X-完全能量转换模式下的交流-直流反激转换器及其环路补偿方法.pdf.pdf
- 发热的预检分诊和急救护理.ppt
- 发电厂临时电源安全管理制度.doc
- 发电机异常运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doc
- 发电机组操作堆积及日常维护保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