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启发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发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启发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陈花兰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找到了巧设问题 正问启发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因此,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才是开启历史智慧之门的最佳钥匙,各历史小组针对同一历史事件展开提问,相互谈论,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创新。例如陈花兰老师在教学中国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川教版,以下引自篇目同版本)一课,就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通过小组谈论,第一小组提出了①当时清代为什么要开展洋务运动?第二小组提出了②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第三小组提出了:③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是什么?第四小组提出的是:④洋务派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第五小组提出⑤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第六小组提出⑥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陈老师对学生们的问题加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解答了以上问题。班长王强同学举手发言: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因为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变革落后封建统治制度;陈涛同学马上补充说:由于学习西方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杨欣同学说: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提出质疑 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它思维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辨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教材: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这里教师提出逆向思维问题: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 中国禁烟。这样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来分析问题。辩证 创设情境 观察启发 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能够从观察所得来提出问题。情境观察有以下几种:亲近历史,如临其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片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观看电影展示情境。不同的篇目采取不同的情境观察方式,如在教学《俄国农奴制废除》时,先展示“俄国庄园作坊中的农奴”图片,学生了解情境、观察图片后,得出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面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危机。教师及时提出思考问题,图片中的情境通过什么手段得以解除?问题击重本课重点,让学生形成历史表像和形象思维,然后在师点拨和启发下,学生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规律,加强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再如在教学《红军长征》一课时,选取了电视剧《长征》的开头、飞夺卢定桥、过雪山草地、及三大主力会师剪辑成10分钟的音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相关思考问题: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经历了四川的哪些河流?过雪山草地体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意志?长征精神对你有何启示?通过观看、思考解答,不仅可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意志质量和爱国情操。 情感启发 这是教师用真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创设意境,诠释主题可以通过讲故事、演小品、诗歌朗诵等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使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从而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讲林则徐虎门硝烟让学生演小品学习鲁迅、李大钊的伟大人格用讲故事学习周恩来、毛泽东的革命事迹用高亢的诗歌朗诵等方式为正义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而献身的光辉形象通过一系列意境创设,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情操和价值观。正反思维 对比启发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商鞅变法内容”时,从每点内容的“废”和“立”来对应提问?欧阳老师提出了①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 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同学们彻底理解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可使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两个基本层面,正反结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比较思维 模拟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归类、比较,启发学生找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