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夏衍_-_左翼电影之旅.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衍_-_左翼电影之旅

左翼电影运动是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产生的一场以从政治上变革中国电影为首要目的的电影运动。作为一种以爱国进步为宗旨的艺术统一战线,要争取最大量的艺术家参加,就不能只以共同的艺术旨趣、艺术追求或共同的电影观来划线。这造成上世纪30年代影坛一种有趣的现象,左翼影人在政治上锋芒毕露、唇枪舌剑的同时,在艺术方面却对与自己不同的艺术旨趣和追求显示出了极宽容的胸怀。这样,从事左翼电影创作的艺术家们在以爱国主义为主要旗帜的进步艺术思想的前提下形成为一个创作群体,而在艺术上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顽强追求,从而形成了一个艺术上真正百花齐放的局面。 夏衍的第一部电影剧作是以1931年波及长江流域16省的大水灾为背景,尖锐揭示农村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电影剧本《狂流》。这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以新的思想、题材和新的内容、形式反映了时代的真实,渗透着强烈的创作激情,在艺术上新颖的创作观念也颇具特色。作者将水灾现场的大量新闻片素材有机地穿插于电影叙事之中,使肆虐的洪水成了影片一个极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虽然影片的核心故事相当明显地带有以往的情节剧色彩,并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为强调戏剧性冲突而影响了情节和人物的完整性的现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夏衍的电影剧作创作的那种质朴、严谨、简洁而视觉感鲜明,特别是对环境的视觉表现在剧作中地位的重视等特点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在写了另一部带有较多旧式情节剧色彩的《前程》之后,夏衍在1933年根据茅盾的小说改编的《春蚕》,在电影剧作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尝试。这是中国的新文学作品第一次被改编为电影。而《春蚕》开始把一种新的文学因素带入了中国电影。夏衍选择了《春蚕》这部朴实、平实,没有任何尖锐的戏剧冲突的小说,开始了他的改变探索。 在改编时,他也没有采用既省力、又易于为当时的观众接受靠提高戏剧性来吸引观众的方式,而是力求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的艺术风格,从生活的潜流中挖掘哲理,反映时代的波澜。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老通宝一家蚕农的人物形象。当时就有人称赞这部影片“不用标语口号,不用想象,不用戏剧的夸张来粗暴的但是空虚的发泄,而只是抓住了现实,细针密缕地描写出了在帝国主义者侵略之下中国农民的命运和 中国蚕业的命运”。 《祝福》是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的典型。 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岐视和虐待。很快她又被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她“顺从”了,很快有了儿子阿毛。然而,命运多变。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倒毙街头。 影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影片结构严谨,笔触深沉,既保持了鲁迅作品中的冷峻、凝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又突出了许多电影特点。比如,注重运用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以视觉形象为主简洁明了地揭示人物性格;增加的祥林嫂砍门槛等戏具有再创作的意义。这部影片在1957年荣获第1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又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 《狂流》、《春蚕》、《渔光曲》等影片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悲苦人生。夏衍编剧的《狂流》以“九·一八”事变后长江流域发生的空前大水灾为背景,描写了汉口附近的傅庄农民,在小学教员刘带领下,为筑堤防洪与贪污赈灾物资、欺压村民的地主做斗争的故事。 《狂流》结构严谨,人物描写、细节刻划相当细致。特别是在表现水灾场面时,将1931年长江水灾的真实纪录片镜头与戏中场面相接,又采用特技拍摄江水泛滥的危险,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夏衍编剧、水华导演的《革命家庭》,在悲愤地控诉旧社会的同时,着力表现了人民在黑夜中的奋起。《革命家庭》描写大革命年代,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周莲,丈夫为革命英勇牺牲,儿子也献身革命,自己逐渐成长为坚强的共产党员的过程,整部影片充满激昂、悲怆的情感力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夏衍任上海军管会文管会副主任。1954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分管电影与外事工作。此后他写出了剧本《考验》,将《祝福》、《林家铺子》等小说改为电影剧本,皆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杰作。文化大革命中,夏衍被打倒迫害,投入监狱八年。1977年后复出,1979年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1985年文化部为表彰夏衍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特颁发荣誉奖状。1994年在95寿辰之际,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199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撒入钱塘江。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