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安全标准化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安全标准化学习

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与实施”。因此,我们说标准4.3.1要素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而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绝不是单一的工作布置,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培训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并采取措施鼓励全员参与该项工作,才能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安全工作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预知、预测和分析危险; 二是消除、减弱和控制风险。 其实,从事安全工作本身就是在做风险管理,在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果最终不对风险控制施加积极影响的话,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危险无处不在的环境中 在工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中毒窒息、登高作业、临时用电、受限空间、紧急事件、停车检修等等都伴随着作业风险。 在家庭,用电、用气、老人、小孩等等均牵扯到风险的控制。 在社交旅行,交通安全、住宿安全等等。 所以,安全业绩优秀的企业在做好工厂安全的同时,开始转向了“工余安全”管理。 1 风险基础理论 1.1 风险的定义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OHSAS18001:2007)。 ● 风险(R)=可能性(L) × 后果(C) ●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 ●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 说明 (1)控制风险首要任务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减弱事故后果。 (2)影响可能性大小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状态,在未采取减弱事故后果的措施前,后果的大小往往是可以客观推定的。 (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大; 事故发生的频次高,而后果相对较轻,则风险很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趋向无穷小,即使客观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但不论后果多么轻微,在风险控制上均应期望可能性趋向无穷小。 (4)没有可能性,谈论后果则没有了意义。但让可能性等于“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1.2 风险的分类 (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法律风险—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要求的法律责任,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3)现实风险—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4)潜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5)纯粹风险—不同于投资风险和机会风险。纯粹风险发生的结果一为发生导致损失,二为不发生没有损失但有潜在效益或间接效益。(一般在保险业使用) 说明 (1)“基于风险”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2)企业应熟悉自身的固有风险、规避法律风险、控制潜在 风险、消除现实风险; (3)安全工作的本质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核心是危险源的 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企业应注重管理风险,而不是仅仅关注风险管理; (5)所有的优秀的安全管理模式都是基于风险的。如 OHSAS18001、NOSA五星综合风险管理体系、杜邦的STOP、MOC等 等。 1.3 风险的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U.S. Department of Labor) (1)工程控制(Engineering controls) (2)管理(行政)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s) (3)个体防护控制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4)应急控制(Emergency controls ) 1.3.1 工程控制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4)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1.3.2 管理(行政)控制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4)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安全互助体系; (6)培训; (7)风险转移(共担)。 1.3.3 个体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3)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