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业指导课--第一讲
* * 自卑 行为表现:在求职的时候一味地选择退缩性的自我防御 产生原因: 1、自己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自身素质不行,底气不足 2、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埋怨家庭和环境。 结果:丧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求职失败;当失败一次一次发生时,加重沮丧感和不平衡感。 * * 自负 产生原因:由于环境长期不正确的反射,自我认知偏高,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 行为表现:在择业时,只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在面试时,提出过分要求;求职失败后,又缺乏自知之明。 结果:在碰壁后,要么趋于理智,要么转而陷入自卑的泥沼。 * * 从众 产生原因: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明晰自己适合做何种工作;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不了解,只能根据风潮而动. 行为表现:“月亮走,我也走”,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只按照家庭的要求而选择到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或大企业、外资企业工作;或者在看到同学纷纷签约时,按耐不住躁动,仓促签约 结果:不能做到“人职匹配”,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 * (二)情绪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情绪是焦虑。 * * 焦虑 产生原因:对择业前景无法准确预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失控和失助,对未来过分担心;求职过程屡屡受挫,由于前期不顺利,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非常急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因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患上了“焦虑症”。 行为表现:情绪易激动,易产生过激行为;择业目标缺乏理性思考,行动上漫无目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每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宁。 结果:适度的焦虑可以增加其就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加找到满意工作的成功率。但过度焦虑却会使人处于极度敏感的自我防卫状态,判断推理的能力下降,行为容易失控。 * * 二 常见的就业心理误区简介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知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 * *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 1. “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越好” 2. “我不能比别人差”——攀比心理 3. “过去我事事顺利,择业也依然会顺利” 4. “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 5. “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 6. “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 7. “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8. “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 * * 如何进行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自我调适:是指个体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获得积极改变的过程。 作用: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 * 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 螺旋式发展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也是个人对环境不断适应的历程。 如果个人能够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或环境,使个人与环境相协调,就可以渡过难关顺利进入下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相反,如果个人不能调适自己以符合环境的要求或不能克服环境的某些限制,就会无法通过难关。 * * 二 学习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 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进行自我调适,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 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才能找到自我调适的立足点。 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 * (1)自我静思。自我静思也叫自我反省,就是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首先能冷静地、理智地思考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找到自我的确切位置。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离不开社会。 (3)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或图线加以确定的方法。 * * 2. 自我调适的方法 (1)自我转化法。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绪中,求得心理平衡。 (2)自我适度宣泄法。向朋友、老师倾诉,一吐为快,或参加运动,宣泄情绪。(哭吧) (3)自我慰藉法。(阿Q精神胜利法) (4)松弛练习法。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和躯体上放松。 (5)理性情绪法。它是由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Ellis)于一九五五年所创立。简单来说,它又称为ABC性格理论或理情治疗法(R.E.T.)。它的基本信念是情绪问题是由于人的非理性信念所引致。也即是说,其中一方面的改变,是会导致其他方面也作出改变。 * * 改变不良心态 实现就业突围 大学生应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