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融合 追求有效 促进师生共赢
有机融合 追求有效 促进师生共赢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数学教研组
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执笔:周平
一、现状分析
在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中,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能以扎实有效的常态研究结合理论素养的深入养成不断规划追求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整个数学组团队的发展的有机整合。我们将专题研究和团队引领有机结合,通过对研究价值的辨析认同使老师们逐步清晰了方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并通过日常调研的加强促进理念的日常落实。在常态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规划自身发展的整体意识加强,青年教师一如既往,积极参与研究,承担研究课任务。同时一批中年教师也充实着研究团队的脉络,为整个团队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块面工作:(一)课堂教学研究遇到瓶颈。
前期研究是以“新基础”研究为背景展开的。在新基础研究中虽然对课堂开放、资源捕捉等结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版块有些许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但研究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有研究,在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规划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上教师还缺乏对自身数学素养的积垫;教师在自我发展规划上还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教师在常态合作中还不够紧密,不能最大发挥团队的作用。归其原因以前还只单一的停留在对课型的研究上,使教师在研究中模仿多创造少。而课型的背后教师的灵动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师生的有效互动,课堂到底是否有效,课堂的有效性要关注哪些方面,教师可能比较模糊等等。原有对新基础研究理解认为的“好”好在哪里?“困惑”在哪?结合课堂本质理解模糊,还存在单一模仿,教师不能有自我的创造,不能真正从研究走向日常。而在师生共赢的大目标下,不论课型、理念变化如何,有效才是必须要抓住的主题思想。这学期要结合原有经验与反思。真正落位于有效课堂。
(二)以国定课程为背景,拓展类课程的策划现状。
上学期在课程规划的引领下,我们对拓展类课程的策划作了一定的思路与工作。关于内容的编制与课程研讨也得到了省、市专家的充分肯定。我们希望通过与国定课程的有机融合,拓展类课程能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有效补充。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可以完善的问题与空间。如:内容的性质定位问题。它是不是真正指向于觅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如何作为一个群体保障人人参与?我们所追求的觅小数学素养到底是怎样的?它与国定课程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觅小数学教师数学素养如何依托拓展类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评价机制的如何与拓展类课程结合起来?一系列的问题既让我们感到了任重而道远,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明天。
二、工作思路
新学期基于对以上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分析,在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中,我们把教科研计划主题定为:“有机融合、追求有效、促进师生共赢。”我们将继续坚持研究活动常态化、继续以课程规划为平台,结合“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策划中心”十一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择优理念、实践完善规划,进一步营造教研组良好的动态氛围。在这学期中,我们重点带着“觅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其他学校学生的区别”的问题研究,追求有效课堂、促进师生共赢。通过有思考的对课程内容有效性的规划积淀、对整个数学团队成员必须在理论学习与常态实践结合中具体思考“课程规划上我们已做了哪些有效规划?”以及“课堂的有效度靠什么来保证?”这两个问题。有效的课堂既包括常态教学下国定课程的有效实施,也要包括我们觅小学生数学素养特色策划平台之一——拓展类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三、具体措施:
学习的拓展不脱离“本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代表只重量,我们本学期要注重将资源有机融合 追求有效教学。作为觅小学生数学素养特色策划的平台之一:拓展类课程不游离于国定课程之表,以国定课程为脉,以拓展类课程为分支,两者既互为补充又互相促进。拓展课程和国定课程需要有机融合,这里的融合既包括内容上要适切融合,也包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机融合研究,还有评价措施也要融合。具体可做工作如下:
(一)以国定课程为蓝本拓展课程,促进基础与特色有机融合、有效发展。
作为有思考的觅小教师首先必须了解不同学段的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以国定课程为蓝本,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策划,从课型分析结合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分析以使学生达成基础发展目标。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应局限于是同一条框。作为课程规划的重头之一——拓展类课程既起着学生实践思维的平台作用,又给予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上学期中我们已经在拓展类课程内容编制上有了一定的思考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拓展类课程究竟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素养以及学生的拓展体现在哪里?问题不清导致内容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不到位。所以本学期拓展类课程的编制围绕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我们必须明确拓展类课程并不是独立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LabVIEW的远程心电信号采集系统.doc
- T_SCS 000015-2023 氧化锆固体电解质 相含量的测定 全谱拟合法.docx VIP
- SN∕T 3131-2012 自行车车闸闸皮中石棉含量的测定 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法.docx VIP
- 大迈X7 DCT360C众泰培训.pdf
- SN_T 5499-2023 矿产品中滑石含量的测定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docx
- SN_T 3514-2013电工钢晶粒取向与无取向鉴定方法X射线衍射测定织构法.docx VIP
- (三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鉴定表.doc
- 体育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pdf VIP
-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