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崔莺莺与杜丽娘之形象比较 一、崔杜所处的社会背景 《西厢记》的故事背景是唐代,元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分四等人。而汉族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样汉族中的名门望族对封建礼教是更一步的推崇。所以《西厢记》中老夫人对莺莺的管教是严厉的,这使莺莺的真实天性一直被压抑。 一方面民族压迫政策在客观上强化了“门第观念”,使魏晋以来的封建等级婚姻制进一步畸形发展。在《西厢记》中,老夫人极力维护“相国家谱”的清白,“不招白衣女婿”,就是这个原因。 一、崔杜所处的社会背景 《牡丹亭》所处的是明代,明代的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后妃亲自编写提倡贞操节烈的妇女道德教科书,大肆旌表所谓的贞妇烈女,以束缚和愚弄广大妇女。由此可见,明代的妇女在精神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压迫和摧残更为严重。这种理学统治的强化,使杜丽娘根本不能像崔莺莺那样邂逅青年男子。因此,杜丽娘的爱情只能靠自己的本能觉醒。故她的反抗比崔莺莺更加主动、坚决、彻底,性格也更为坚强。 《拷红》后莺莺则是为争取张生不变的爱情而斗争了。在老夫人以“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张生上京应试张生表现出对功名的热望和自信时,她却对此毫不感兴趣,把张生得字认为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一再叮咛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在她看来,与张生“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因害怕张生始乱终弃,她试探张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她倾吐心声:“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于娶妻。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休要金榜无名誓不归。”她叮嘱张生:“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离别后,两人鱼雁往来,莺莺给张生寄去了汗衫、裹肚、袜儿等贴身衣物,其目的都在是叮咛张生:“是旧休忘旧。” 二、崔杜的形象分析 杜丽娘是杜宝唯一的女儿,父母对她的管教是严厉的,但对她的宠爱也是无以复加的,优裕 平静的生活养成了她的娇痴柔顺和单纯中稍带叛逆的个性。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她偷读《题红记》、《崔徽传》等禁书;在解读如老师所说的是后妃之德的《关雎》时,她说:“关关的雎鸠,尚然有洲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因此她违背《闺范》:“女子深藏简出,无与人面相观之理。”的禁令 ,到花园中游玩。 三、崔杜形象的异同 (一)对待爱情的态度 崔莺莺和张生是在佛堂里萌生情种的,隔墙和诗,使崔张的爱情超越了一见钟情的阶段,进入了两情相悦的知心阶段。只是莺莺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其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幸好伶俐的红娘穿针引线,张生这个“傻角儿”的不离不弃才使“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在莺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人受礼教的束缚和内心渴望的分岔口上的犹豫和摇摆 综上可以看出,崔莺莺和杜丽娘的深刻意义在于对封建婚姻的批判和理想爱情的追求。读杜丽娘,她由爱而死,死而生的爱情追求是让人心悸,然而必竟是理想中人,虽然可爱,但离我们还是有距离。读崔莺莺,她的爱情是半推半就的古典式,也是现实中女性的反应,固让人可亲。杜丽娘执着追求的艰险历程,绽放着肯定人欲,张扬个性的自由的思想火花 。 * * * * * * * * * * 《西厢记》 和《牡丹亭》是中国戏曲艺苑里的两朵奇葩,反映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文中刻画的许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但当人们提起中国古典戏曲里的女性叛逆形象,人们总会想起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位美丽纯情的少女。 她们都有高深的艺术素养,崔莺莺能诗善文,杜丽娘擅长丹青。然而她们之所以为后世人所颂赞,是因为她们在爱情上都悖于封建礼教,是执着追求爱情的先驱者。然而,我们在读作品时,这两位女性给我们的感觉和印象却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由于蒙古统治阶级对汉民族文化比较隔膜,统治阶级崇信佛道,更有甚于儒教。儒家的独尊地位和它的思想统治比较历代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造成了思想界相对松动和活跃的局面,这些都有助于崔莺莺叛逆思想的萌生 。 元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废除了科举,文人的社会地位降至最底层,他们不得不混迹于勾栏瓦肆,嘲风弄月,创作了大量有关爱情、婚姻的杂剧,使俗文学登上了大雅之堂,社会风习为之一变。这种时代因素,对她的爱情叛逆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崔杜的形象分析 崔莺莺作为相国家的小姐,出身高贵,身世显赫,她“针指女工,诗词歌赋,无不通晓”,深受封建礼教文化的熏染是必然的。她的家庭出身要求她一切行动都必须合乎规矩礼法。 一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