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梁启超严复思想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启超严复思想比较

严复梁启超思想比较 01 02 03 04 05 06 07 (3) 既然一国之盛衰强弱系于民德、民智、民力三者,故他们均认为中国衰败的根源在于国民性弱点。他们对国民智德力的状况进行了冷峻的反思,并批判了封建政教对国民心理的摧残。 (4)《新民说》的思想内容虽比《原强》更为丰富,但仍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基本构架 严复梁启超思想比较 01 02 03 04 05 06 07 不同点: 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学术背景及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使他们的启蒙宣传各具特色。 严曾以“一思变甲,即须变乙,至欲变乙,又须变丙”数语告诫梁氏,梁答以“当其论此事也,每云必此事先办,然后他事可办;及其论彼事也,又云必彼事先办,然后余事可办。 严复认为,近代化转换虽然是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但仍应分清主次缓急,以治本入手,从当务之急入手。他在《原强》、《上皇帝万言书》等论著,以及在致梁等人的信札中多次论述了治本治标的变法策略,指出练兵、筹晌、商务、外交、变政等都只是治标之举,自强之本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者。 梁启超倾向于全线出击。他没有明晰的主次、本末、先后的概念,企图通过一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变”、“大变”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严复梁启超思想比较 01 02 03 04 05 06 07 严复、梁启超自由思想比较自由是权利还是道德 他们对自由的界定和理解循着两种思路展开:严复坚持自由是一种权利;梁启超则偏向于将自由视为一种道德。 权利与道德——自由的界定 在对自由予以探讨和界定时,严复强调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不止一次地宣称:“民之自由,天之所畀也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同时他指出,人居住在社会中,与他人,政府发生交涉,这决定了自由式相对的,因为个人自由不以妨碍他人自由为界。 梁启超则界定说:“自由者,奴隶之对待也。” 这里的奴隶是“心奴”或“心奴隶”,即精神上的束缚。梁启超承认自由包括行动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在对身体与精神的区分中将自由归结为精神上的自由。在梁启超看来,“心力复别为二:一日智力,二日德力”。如果说心包括智力心与道德心的话,那么,梁启超则侧重道德心。 严复梁启超思想比较 01 02 03 04 05 06 07 宪政思想的比较 ①思想渊源 严复和梁启超对于宪政的认同都是其向西方学习探寻的结果。近代西方政治和法律学说,是他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资产阶级宪政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只是与严复比起来,梁启超在这方面还受到中学很大的影响。 ②宪政目的 严、梁二人关于宪政目的的看法尽管不完全一致,但对 自由的重要性均有足够的认识,而且多少都有点夸张。不过,严复和梁启超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过时。宪政建立和巩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③实现基础 为梁启超和严复都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压抑了具有行动能力的个人的人性,都认为人的精神自由不仅是要真正实行宪政的目的,而且是实现宪政的基础。但相较而言,严复分析得更深刻一些。 谢谢 THANK YOU 梁启超 VS 严复 ——启蒙思想比较 演讲:金洁 ppt制作:陈苏栖 资料收集:蒋青 01 02 03 04 05 06 时代背景 梁启超思想概况 严复思想概况 梁启超严复思想比较 梁启超与福泽喻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与思考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6 07 时代背景 以鸦片战争为契机,晚清社会的内忧外患日益严重,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士大夫阶层深受刺激,忧国之士开始改变观念,认真思考变法、救国、启蒙等各种时事问题。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思想界就已经形成了“新学”(西学)与“旧学”(中学)的对立,连一些喜欢赶时髦的官绅也纷纷以“新党”自居。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东学”的兴起,使得“新学”内部又分化成“西学”与“东学”两种势力,与“中学”成鼎足之势。前者以马建忠、严复等人为代表,主张直接由欧美摄取西洋文明;后者则以康有为、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为领袖,鼓吹以明治维新为样板,走捷径,从日本间接吸收西方文化。虽然两派互有联系,共同致力于传播启蒙思想,但在应该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一基本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与门户之见。尤其是在严复和梁启超两人之间所展开的数次思想交锋,就很具有代表性,显示出清末“西学派”与“东学派”在思想意识方面所存在的各种差距。 01 02 03 04 05 06 07 时代背景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是在近代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生的。就其启蒙思想展开的历史契机来看,它与西方自发孕育产生的启蒙思想不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外力催化下,在民族陷于危机的境况中产生的.因此就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